【文化春秋】奇聯妙對進考場

宋桂奇 |2015.02.10
1855觀看次
字級

文/宋桂奇

吳恭亨《對聯話》中,記載了以下兩則與考試遲到有關的對聯故事:

某秀才鄉試屢考不中(考中者稱「舉人」),雖致家貧如洗,仍屢敗屢戰。又一年應考之日,他因交通不便而姍姍來遲,待他講述了一路艱辛後,主考官頓生同情之心,就用他所述經歷為題擬一上聯試其才。聯曰:

一葉孤舟,坐著兩三位騷客,啟動四槳五帆,經過六灘七灣,歷盡八顛九簸,可歎十分來遲。

此聯嵌入「一」到「十」的十個數字(「兩」代「二」),欲工整應對,確有一定難度。慶幸的是,這位秀才還頗有些真才實學,他稍加思索後,即對出下聯:

十年寒窗,進過九八家書院,拋卻七情六欲,苦讀五經四書,考了三番兩次,今年一定要中。

此聯數字變順為倒,仍嵌十數,且言辭懇切,真實感人;主考官聽罷,亦深嘆服,於是破例准考。

無獨有偶,類似的幸運也曾降臨清代詩人宋湘身上。

某年院試(考中者稱「秀才」),宋湘因故遲到,門吏不准他入內,主考官聞聲走出,問其遲到緣由。

交談之中,宋湘應對迅速,語極機智,主考官愛其才,於是出一聯命對。聯曰:

急水推沙粗在後

此聯所述雖為一種自然現象,但「粗在後」卻有暗寓戲謔之意——沒啥本事(粗)的人才遲到(在後),亦即說宋湘沒啥本事。

聰穎的宋湘聽出聯中的言外之意,迅速應對道:

風車放榖秕先行

此聯對之以生活常識。「秕」即「不飽滿的穀子」,「秕先行」喻指先進考場者好出風頭、沒啥本事(秕)。其言外之意正是:我這個後來(在後)者才有真才實學(乃飽穀)呢!

見宋湘的應對如此精當,主考官當即含笑放行入試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