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倉廣 譯/楊明綺
遺傳和心理創傷都不能支配你,無論過去如何,只有「現在的你」能創造未來。——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奧地利心理學家 )
審問某個殺人犯:「你為何殺人?」他回答道:「因為我被父母拋棄。」遭父母遺棄,來自不正常家庭的他成了殺人犯,就是指這不是自己的錯。但不是所有遭父母遺棄的孩子都會變成殺人犯,其中也有為了援助同樣是孤兒的孩子,使其不再遭受和自己相同的苦,教他們自立自強而四處奔走的人。即使成長於相同的環境,人還是可以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未來。
然而,我們容易無意識地將現在的問題推給過去。
「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是忙於工作,疏於照顧我,所以我的個性才會變得這麼陰沉,要怪就怪我媽,不是我的錯。」
「我們家很窮,沒辦法供我上大學,如果家境好一點的話,現在的我肯定能完成大學學業,還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
像這樣將眼前的不如意推給過去的環境,充其量只是藉口。究竟要以過去的經驗作為跳板,開拓未來的路?還是一味找藉口,假裝自己是受害者,過著滿嘴藉口的人生?只有自己能決定要走哪一條路。(摘自《接受不完美的勇氣: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小倉廣 Ogura Hiroshi
組織人事顧問、阿德勒派諮商心理師。以東方哲學與阿德勒心理學為中心,探求「人生學」並推廣各種相關活動。著有《交辦的技術》、《現在的部屬不能罵,你該怎麼辦?》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