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是誰不願照顧我?—政策之下看不見的代價

楊玉欣〈立法委員〉 |2015.02.06
1056觀看次
字級

楊玉欣

林阿公九十幾歲了,十年前因為中風,身體狀況非常差,子女為了讓阿公留在家裡好好生活,只好請來外籍看護安蒂幫忙。在安蒂的悉心照料下,阿公身體狀況一直維持得不錯,子女們總算可以放心外出工作,共同分攤照顧阿公的責任,大家像家人一樣相處融洽。

但由於安蒂在台服務的年限已滿(法令限制外籍看護工不得超過十二年),無法繼續照顧阿公,全家人頓時陷入愁雲慘霧,撇開分離的失落與感傷不說,更怕新聘的外勞會讓阿公難以適應。從接受自己不再能自理的事實,到願意依賴他人照顧、信賴安蒂,把她當作自己的孫女來疼愛。

如果安蒂走了,阿公要怎麼辦?阿公的身體愈來愈虛弱,連最親近的安蒂也要離去,這是連安蒂也不忍的事。但為什麼法律訂出這樣的限制,看不見百姓最真切的需求,卻只帶來拆散、分裂和傷害?

早期設下工作年限的限制是為了避免「變相移民」,但早在民國九十六年就已修法免去這樣的疑慮,為何政府迄今仍不願意廢除年限規定呢?事實是,修法工程浩大,許多利益團體奔走在各個黨團、委員之間,甚至走上街頭抗議,談何容易。真正承受壓力的失能家庭又整日被困在各種壓力當中,早已耗盡氣力,哪有餘裕上街抗議談修法?三年前有陳長文律師以一位「極重度身障兒子的父親」身分大聲疾呼,好不容易換來延長三年的「恩惠」,其他失能家庭又怎能期待他們的聲音能被聽見?

林阿公與安蒂的故事不是少數個案,是許多家庭共同的心聲,除了長久建立的關係與情感羈絆,從實務的角度來看,放寬或取消年限更有其他顯而易見的好處。例如,失能家庭可以省去重新教導外勞的心力,免除重新引進外勞所產生的空窗期,讓家人能放心去上班,不必面對是否要放棄工作的兩難與掙扎。

再從外勞權益的角度來看,他們離鄉背井到陌生的國度工作謀生,身心靈各方面都受到煎熬與挑戰,還要支付各樣龐大的費用。而我國所訂的工作年限更好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時常是引發其鋌而走險逃跑的原因,對社會的安定更無好處。

根據勞動部統計,有近九成的外勞在台工作期間不超過六年,而真正被雇主留下來,且願意繼續工作的僅占少數。「是否繼續在台工作服務」是外勞自由選擇的權利,國家在綜合各方考量後,應予以尊重。我國政府連爭取優質照顧者留下都來不及了,還反過來立法強制這些與失能家庭具有默契、熟悉我國文化及語言的優質外籍看護離開、不准再來台工作。政府的思惟實在難解,仍渾然未覺我國在全球化的人才競逐中早已失去先機,被視為極度缺乏人才的國家。

或有反對者認為延長或取消工作年限將出現替代性的效果,違反補充性原則;同時會讓雇主過度依賴外勞,影響國人就業。

但事實上延長或取消年限並不會增加外勞人數,因為雇主本來就有資格聘請外勞;且長期在台工作的外勞相對較穩定,反而可以降低引進外勞產生的社會成本。

此刻,雖然只有二千五百個家庭即將面臨上述困境,但當中的任何一個家庭失能,都會造成集體社會的痛苦與國家競爭力的削減。希望政府能務實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讓這看不見的代價成為過去,從今開始還給人民一個能活出希望的空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