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運動】 芋頭減產滯銷-「好人」伸手相助

文/尤文、郭昱宏 |2015.02.01
2038觀看次
字級
文藻同學一邊幫芋農按摩,一邊與他們歡喜互動。 圖/好人會館提供
黃榮墩發起好人運動向農民收購芋頭,並帶文藻的同學至苗栗公館幫芋農按摩。 圖/好人會館提供
為了符合加工廠商需求,就算只有一點損壞,芋農也需將芋頭平整砍削,許多原本巴掌大的芋頭轉眼間只剩不到一半。 圖/好人會館提供
好吃的芋頭米粉湯料理。 圖/好人會館提供
文化大學服務學習課程與好人運動合作,在文大推廣部幫忙販賣農產品。 圖/好人會館提供
為了符合加工廠商需求,就算只有一點損壞,芋農也需將芋頭平整砍削,許多原本巴掌大的芋頭轉眼間只剩不到一半。 圖/好人會館提供
黃榮墩拿著農民們自製的芋頭等農產加工品。 圖/好人會館提供
去年因氣候異常,芋頭產量減半,圖為損壞的芋頭。 圖/好人會館提供

文/尤文、郭昱宏

去年氣候異常,極端氣候讓芋頭收成量大減,加上毒油事件夾擊,芋農同時面臨了減產與滯銷的困境。

黃榮墩是「好人運動」的提倡者,致力於幫助滯銷或盛產的小農販賣農產品。因此當時「好人運動」除了用新穎的方法協助銷售芋頭,還帶了一群文藻大學的學生,在芋頭田裡替芋農按摩,希望能暫時減緩他們的辛勞與肩上的重擔。

好人運動 聽到芋農的求救

黃榮墩是「好人會館」好人運動公益活動的發起者,之前在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擔任理事長,他深刻關心農民的產品銷售,幫助販賣盛產或價格崩盤的蔬菜,是「好人運動」主要的工作。他說,去年曾處理過蒜頭、酵素,以為接下來要處理的會是高麗菜或大白菜,完全沒想過芋頭會出問題。

去年十一月,黑心油事件「爆亂」了好久,影響層面很廣,這對原本就因氣候異常而產量砍半的芋頭,面臨更大的威脅。

比如市面上賣的芋頭,常先經過油炸才上架以確保芋頭不易變形,結果消費者一聽到這些芋頭經過油炸,就拒於千里之外;另外,芋頭兩大銷售出口,糕餅店與加工廠,也都因為受黑心油波及虧損而減少訂單,往年加工廠會向農民收購部分損壞而經修飾的芋頭,也大多停止收購。

黃榮墩先是接到許多芋農的求救電話,後來透過農會聯絡到苗栗公館的農民,決定自己向芋農收購芋頭,並發起好人運動協助販賣。

從消費做起 保護芋農我也行

想要幫助芋農,最直接的方法是透過消費。黃榮墩說:「目前是用文化的態度,讓大家知道台灣芋頭現在的情況,請大家來食用芋頭。」方法是藉由販賣芋頭的同時告訴大家芋農的慘況,鼓勵大家去餐廳點菜時叫一份芋頭餐點,或在家做芋頭料理。「好人運動」還將這些參與者命名為 「吃飯部隊」。 後來不少扶輪社帶頭響應,在聚餐時一定製作芋頭餐點,甚至特別舉辦芋頭餐會。

「好人運動」在各大市集擺攤販賣芋頭,也舉辦「好人運動會」,亦即鼓勵消費者一次購買一袋五十斤的芋頭運動,當然這是一個家庭絕對吃不完的分量,所以許多人買了之後會分送給親朋好友,許多消費者間接知道芋農的困窘後,也都紛紛挺身而出。

黃榮墩笑著說,有位孔先生在辦公室裡組織了一個「麵包社團」,讓大家動手試著做芋頭麵包,有人還因此買了麵包機;另外也有學生響應購買一整袋芋頭,即使自己完全不知道怎麼煮、在宿舍裡也不能烹飪,也要用行動支持「好人運動」;此外,許多人開始在網路上分享芋頭的料理方法,就連選舉結束也有候選人煮芋頭米粉湯請民眾吃。

而「好人運動」還與文化大學合作,讓學生配合服務學習課程,利用課餘在推廣部協助販售芋頭及各類農產品。該課程的老師王雅萍說:「有些同學本來很害羞,但一投入(服務)後就動起來了,在這邊可以看到同學的另一面。」

在芋頭田裡 我看到何為剝削

黃榮墩先前在文藻大學演講時,學生發起了為老師按摩、老師捐錢的募款活動。後來發現在按摩過程時,師生互動更加熱絡。

黃榮墩認為這個活動十分有意義,因此去年十二月十三日,他帶著一群文藻大學的學生到苗栗公館,他們的目的不只是收購芋頭帶回學校幫忙販售,還希望藉由按摩來撫慰農民的辛勞。

但到了當地,眼前的景象卻帶給他們極大的震撼。在寒風中,農民手拿刀具,將拔起來的芋頭一片片平整削下,削掉的部分只有部分是受傷的,雖還有一大塊完好如初,卻一樣被削下。

原來,這批芋頭是要交給加工廠商的,但廠商為符合加工機器需求,只收被平整削下的芋頭。這不但造成食材的浪費,還增加了芋農的損失。

「今天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震撼,被修掉的好芋頭實在太多了。」黃榮墩希望未來有人發心研發能接受不平整修芋的加工機器,以減少農民的損失。

黃榮墩也研究了現在正流行的「打工換宿」,就是到農民家當義工,換取住宿與飲食,但他對此有更新穎的想法。他希望推動「WELL-DOER計畫」──「做好事的人」,讓打工換宿不再只是住宿與勞動兌換關係,而是讓更多人有實地工作體驗後,可以發揮自己的專業,思考用什麼方法來解決農民問題。

農民的心聲 需被更多人聽見

黃博安是一位芋農,他每日工時都超過八小時,早上六點半就到田裡工作,他原本租土地自己種芋頭,但種了兩年都賠錢,所以改成讓別的農民僱用自己。

另一位芋農鄭月櫻常年種植芋頭,生完小孩連月子都沒做足就下田工作,去年同時面臨芋頭減產與滯銷,她表示情況非常糟糕,而且政府沒有提供任何的配套措施,等於放農民自生自滅。而在銷售方面,她說:「我最希望的是自產自銷,且是以直接對消費者為目標。」

雖然有「好人會館」幫忙收購與銷售芋頭,台灣的農民仍需要更多的援助。除了消費者可以在飲食上多選用當季盛產或滯銷的蔬菜、政府投入更多的關照及措施,一般人更可思考,怎麼做才能讓農民免於層層剝削,讓這些辛勤的農民能夠得到與付出對等的回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