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允諾綠營立委的提議,將兩百多座蔣公銅像搬離營區,引發藍營立委的抨擊,及社會議論,國防部長李傑竟然語出驚人地表示,如果在野黨不認同此項作法,可以在重新執政後,再把銅像搬出來。
李部長「改朝改作法」的發言太隨意,欠缺民主修養,缺少聰明智慧,令人搖頭。
軍中銅像文化是否妥適,可以公開討論,也可以改變,但執政者先移先贏,在野黨心口不服,重新執政後,再將移除的銅像搬出來,試問,是否每次政權輪替,銅像就要搬進搬出一次?
如果真的如此,不但浪費公帑、人力,而且反覆撕裂人民的情感,更可笑的是,這將使國家施政宛如兒戲,不但談不上施政延續,而且連基本的行政準則都破壞殆盡。
國家經營應該力求永續發展,政策推行應該講求延續性,否則,國家發展忽左忽右、忽快忽慢,政策推行只要碰上政權轉移,就要來個大轉彎,不但執行的公務員無所適從,對國家的進步、發展更是斲傷。
公教人員的十八趴改革就是最佳例證,當初考試院不擇手段「強渡關山」,後來被立法院兩度「強力否決」,而陷入新舊不明、進退失據的窘境,兩院的相互否定、彼此矛盾,使政府威信掃地、行政尊嚴盡失,如今國防部卻重蹈覆轍,教人痛心。
「官大學問大」的時代已過去了,而且為政不再多言,更不能「信口雌黃」,否則,不但貽笑大方,更戕害國家的進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