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下思潮】 沒有時間老

戴永夏 |2015.01.22
1454觀看次
字級

文/戴永夏

有位朋友,年方六十,剛剛退休,就經常嘆老。他常掛在嘴邊的話是「老了,不中用啦!」

勸他讀點書,他擺擺手說:「年紀大,記性差,讀了也沒用。」

勸他登山健身,他更是直搖頭:「人老了,走不動了,還健什麼身?」

有一次我勸他多活動一下,他反而質問我:「你年紀比我大,怎麼不服老呢?」我聽了也直言相告:「我沒有時間老啊!」

我說這話,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而是「貨郎賣貨,半真半假。」

所謂「真」,是說我每天堅持鍛鍊身體,關愛動物,讀書寫作,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生活很充實,確實沒有時間考慮「老」的問題;所謂「假」,則是這話是鸚鵡學舌,從名人那裡學來的。

世界上許多名人,終生奮鬥不息,雖然兩鬢如絲,卻沒有時間「嘆老」。活了九十八歲高齡的英國大哲學家羅素,在〈論老之將至〉一文中曾談到他非常敬佩的外祖母。她一輩子生了十個孩子,活了九個,一個早年夭折,還多次流產。可是守寡以後,她馬上就致力於婦女的高等教育事業,創辦格頓學院,力圖推動婦女進入醫療行業。

當她上了八十歲,開始感到有些難以入睡,便經常在午夜時分至凌晨三時這段時間閱讀科普書籍。對這位樂觀向上的外祖母,羅素高度評價說:

她根本就沒有功夫去留意她在衰老,我認為,這就是她保持年輕的最佳方法。如果你的興趣和活動既廣泛又濃烈,而且又能從中感到自己仍然精力旺盛,那麼,你就不必去考慮你已經活了多少年,更不必去考慮你那也許不很長久的未來……

羅素的見解,從佛教的教義中也能得到詮釋。佛教教人淡看生死,更不要把老放在心上。有這樣一個故事很值得玩味:

佛光禪師的弟子大智出外參學二十年後歸來,問候他的師父說:「師父,這些年來,您老還好吧?」

佛光禪師回答說:「很好,很好!講學、說法、著作、寫經,每天在法海裡泛游,每天都忙得很快樂。」

第二天清晨,大智聽到佛光禪師的禪房裡傳出陣陣木魚聲。他知道白天佛光禪師總不厭其煩對信眾講說佛法,一回到禪房依然忙碌不止,每天彷彿有做不完的事,於是又走過去問佛光禪師:「師父,分別這二十年來,怎麼不覺得老呢?」佛光禪師一聽哈哈大笑說:「我沒有時間覺得老啊!」

「沒有時間老」,這話說得多好!因為忙,所以快樂;因為忙,所以充實;也是因為忙,便不覺得老。

「沒有時間老」,就是心中沒有老的觀念,體現的是一種積極向上、奮鬥不息的樂觀主義。正如孔子所言:「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儒家的達觀精神跟佛家的處事態度,原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