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化石 鱷化石 文與圖/王良傑、陳志鵬 |2015.01.22 語音朗讀 166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左方是白色的現生凱門鱷標本,右方為褐色的台灣古鱷化石,咬一口包你掉牙。 圖/王良傑、陳志鵬 觀察現生鱷的上顎骨,從齒槽可以算出一口約八十顆牙齒。 圖/王良傑、陳志鵬 眼鏡凱門鱷雖歸類為短吻鱷家族,但還是比孩童的嘴巴凸出。 圖/王良傑、陳志鵬 文與圖/王良傑、陳志鵬 鱷魚是爬行動物,不是魚,也不是兩棲類動物。很多人誤以為鱷是恐龍的近親,其實鱷與恐龍同屬祖龍類的遠親,而僅有鳥類被證實是恐龍的後代。目前全世界的鱷魚約有二十三種,一般分成鱷科、恆河鱷科及短吻鱷科等三大類,其中,恆河鱷為了捕食魚類,經過長期演化,吻部變得很長,所以又稱為「長吻鱷」或「食魚鱷」,現代僅存恆河鱷和馬來鱷。 台灣本島出土的最古老鱷化石,是在台南菜寮溪所發現的,年代距今約九十萬年前至四十五萬年前,研判是長吻鱷家族的成員,可惜已經絕種。 鱷化石雖從地層中掉落到溪裡偶然被撿到,但多為零散的牙齒、部分齒槽和背鱗板,看不到重要的特徵或全貌,因為無法完整的出土,造成鑑定上的困難。學者一直很努力尋找牠們死後被埋藏的地層,但是除了「潘氏澎湖鱷」化石是直接在澎湖縣原地層出土外,其他地區並沒有進一步發現。 鱷魚是肉食性動物,滿口牙都是同形態的錐型齒,主要用來狠狠的咬住獵物,將獵物拖下水活活溺死後吃掉,所以牠們不像人類一樣,還有切與磨等不同功能的門齒與臼齒,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鱷魚不只是咬住獵物,咬合力還很大,甚至能把成人的手臂咬斷! 鱷魚的牙齒依種類不同,一口約有五十至一百顆牙齒,掉了還會再長,以免無法進食而死亡,而人類若是掉了牙,就只能裝假牙了。 可不要小看一小顆鱷牙齒化石,有些種類可以推算出體長,例如,若牙齒為體長的百分之一,表示一公分的鱷齒,體長就有一公尺。《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巨鱷長為六點一九公尺;有文獻曾記錄灣鱷體長達八點六公尺;也有學者根據化石,推算生前曾長達九點二六公尺的鱷。就現代的馬來長吻鱷來看,成鱷體長一般約在三至五公尺左右,但吊起來仍遠比籃球選手還高呢! 鱷魚的背部皮下,藏著一塊塊鱗板,是由真皮層所形成的皮骨板,和骨頭並不相同,但因為含有石灰成分而變得堅硬,死後能形成化石。這種表面布滿坑洞的背鱗板化石,感覺像一片片可口的餅乾,但不論它是化石或現生標本,都是堅硬無比,連子彈都未必穿得過,咬一口包你掉牙。 編按: 貝殼、鯊、鯨……這些在台灣挖掘出的化石,證明台灣以前真的在海底!藉由化石,我們可以了解古代動植物的樣子、環境的演變,並推斷出地層形成的年代喔!什麼是化石呢?簡單地說,就是古代生物留下來的痕跡或死後的遺體,在特定的條件下石化的東西。 台南市自然史暨化石研究協會理事長王良傑,投入化石發掘和研究二十多年,採集數量超過八萬件,是全台灣擁有最多化石的收藏家與研究者。本版特邀請王良傑和高雄仕隆國小陳志鵬老師,共同撰寫「台灣的化石」專欄,希望大家對曾在台灣現蹤的生物有所了解,也更認識我們這片土地的美好。 前一篇文章 快樂塗鴉簿 火雞 下一篇文章 幸福一家人 熱門新聞 01【思鄉的父親】年夜飯的規定 2025.08.0702馳援旗山土石流撤離居民 佛光人送暖2025.08.0603新加坡佛光山 祝福彌陀學校考生金榜題名2025.08.0704大馬雙語禪修營 啟發修道省思2025.08.0705《365日》193萬本 全球弘揚中華文化2025.08.0706父愛如山 父餵植物人兒子蛋糕2025.08.08075.1萬人佛學會考 凝聚信仰力量2025.08.0608黑雨襲香港11小時 雨量破141年紀錄2025.08.0609立秋養生首重潤肺 少吃辛辣冰冷食物2025.08.0710慧裴法師攝影巡迴展 台北道場最終站2025.08.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快樂塗鴉簿】 跟著書本去旅行 【唐詩小學堂】 白居易〈採蓮曲〉【快樂塗鴉簿】冰棒專車 【小土豆日記】新鄰居來了【快樂塗鴉簿】玫瑰 【新詩大解密】李魁賢〈島嶼台灣〉 作者其他文章認識化石 牛化石創作DIY 蔓藤上的蜥蜴和昆蟲認識化石 珊瑚化石創作DIY 海洋生物認識化石 貝類化石認識化石 海膽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