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修路 賣老祖宗石頭籌錢

 |2015.01.19
1078觀看次
字級
為了籌措修路經費,財政困窘的羅馬市政府把腦筋動到市中心古道的玄武岩塊上,計畫把古老石頭挖出販售,將所得用來鋪設柏油路。出售祖宗遺產的建議,引發激烈討論。 圖/法新社
羅馬市中心古道鋪設的「聖彼得小石」,政府計畫將其挖出販售,所得用來鋪設柏油路。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為了籌措修路經費,財政困窘的羅馬市政府把腦筋動到市中心古道的玄武岩塊上,計畫把古老石頭挖出販售,將所得用來鋪設柏油路。出售祖宗遺產的建議,引發激烈討論。

由玄武岩塊鋪成的馬路充滿歷史韻味,卻頗顛簸。曾拜訪羅馬的人,都在路上領教過「震撼教育」,車身在石塊馬路上起伏跌宕。為了行車順暢和減少維護費用,羅馬政府考慮把市中心交通繁忙的威尼斯廣場(Piazza Venezia)改鋪柏油路。

因為經費不足,羅馬公共事務局局長普契(Maurizio Pucci)建議,可以把現有道路上的古老玄武岩石塊挖出販售,他說,「不管在國內外,這些石頭都有很大的市場,每個可賣到四十歐元。」

十六世紀,教宗西斯篤五世(Sixtus V)從梵諦岡的聖彼得廣場(Piazza San Pietro)開始,以鄰近火山熔岩形成的玄武岩鋪設羅馬公共道路和廣場。四方玄武岩塊被暱稱為「聖彼得小石」(sampietrini)。聖彼得是羅馬的守護神之一,彼得的義大利文是Pietro,pietra則是石頭。

普契說,「重鋪玄武岩塊每平方公尺要價兩百歐元,柏油路的價格只有一半。」數百年前因應馬車鋪設的道路,如今得承受重量倍增的車輛行駛,每次重新鋪設都要小心挖起,再由人工的方式逐一敲打放回。

兜售「聖彼得小石」籌錢的說法一出,馬上引來各方撻伐。藝術史家出身的政治人物史加畢(Vittorio Sgarbi)表示,「愚蠢的想法,這是對城市的侮辱,聖彼得小石代表著羅馬特殊的地面。」

羅馬市長馬里諾(Ignazio Marino)解釋,「從市中心挖出的玄武石塊,將被鋪到郊區的行人專用道路上。」

「聖彼得小石」是羅馬獨特的風景,即使不是主角,教堂、遺跡和噴泉在黑色岩塊的襯托下,更有歷史感。然而,多次參與道路修補的公司指出,義大利的玄武岩採石場都關閉了,不少用來修補羅馬道路的「聖彼得小石」其實來自中國大陸和越南。

古代羅馬人打造了堪稱世上的最結實的公用道路,可是後世子孫並非全然珍惜。不少羅馬駕駛抱怨,他們是在歐洲最崎嶇不平的道路上開車。

珍重古蹟的人則認為,比起平順但呆板的柏油路,「聖彼得小石」個性十足,去掉這些石塊,羅馬似乎失去靈魂,更難「腳踏實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