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社子島開發案引起「郝規柯不隨」的議論,台北市副市長林欽榮昨天定調,社子島未來開發就是與水共生,都發局長林洲民則提出「生態社區」概念,建議開闢水道,讓防洪線下降,就不需填土墊高,堤防外也可做為濕地公園。
林欽榮昨天召集都發局、地政局、財政局、工務局等局處,主持社子島開發會議,林欽榮表示,社子島開發要照顧到居民的期待,要符合防洪要求,且不能虧損到三百億元。
林欽榮認為,社子島發展必須對台北市生態有新的貢獻,提出類似「容積銀行」的「碳匯銀行」概念,如果還地於河,雖損失部分公有地,卻能達到減碳功能,換回更多生態,以後回到士林其他地方,可以重新變現,是新的財務觀念。
林洲民則提出「生態社區」概念,主張在社子島開闢水道,用於種菜和行船,但不是遊艇,而是供士林三腳渡漁民使用的舢板船駛入。
林洲民的想法被林欽榮吐槽「太羅曼蒂克了」,但林洲民認為,開闢水道後,防汛高度可從九公尺往下修到跟堤防一樣的六點五公尺,就不需要填土墊高,堤防外六公尺以下的土地也可以有很多種用途,如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濕地公園,或種菜、行船,建築特色將有別於其他水城,但挑戰在於防洪策略能否得到中央同意。
地政局長李德全則認為,台北市的空屋率已經過高,開發不是為了讓更多人進入社子島,而是要改善生活品質;目前社子島居民是一萬零八百人,原本的開發案容量是三萬二千人,他主張以一萬六千人為目標。
林洲民說,社子島需要專屬的地方建築規則,市府想要尋找工程、安全、居民三贏的方式;至於人口減半的議題,還需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