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言論自由與宗教尊重

 |2015.01.16
1396觀看次
字級

一月七日,法國巴黎《查理周刊》雜誌社遭恐怖分子侵入,持槍殺害十二名工作人員的慘劇。隨後,在逃亡過程中,又因挾持人質,造成四名人質的死亡,四名歹徒中有三名被法國特勤部隊擊斃。在巴黎發生如此巨大的死傷意外,是近年國際間最嚴重的恐怖攻擊事件,舉世震驚。

慘案發生後,法國政府全力緝凶之外,也將事件定調為一起不同宗教與價值觀之間的爭議,由於受害單位是雜誌社,因此也被界定為對言論自由的攻擊與箝制。言論自由是普世價值,在民主發源地的西方國家,更受到憲法保護及高度社會認同。《查理周刊》事件因此不只激起法國民眾對恐怖主義的反抗意識,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加入聲援行列。「我是查理」則成為維護言論自由最新的口號。

對於進行恐怖攻擊的槍手與其背後代表的恐怖主義暴力,世人當然不能認同,必須給予譴責。這起事件被認為是恐怖主義對西方整體價值觀及言論自由的挑釁,抑或是不同宗教價值觀之間的嚴重衝突,在慘案發生後不到一星期,已有不同的討論出現。

《查理周刊》是一家非常小型的雜誌社,以出版諷刺漫畫為主,其內容不只諷刺法國時政,題裁取材自全球政治事件與政治人物。領域也不只政治,舉凡文化、教育、經濟、體育、宗教等,都是其嘲諷,甚至醜化的素材。這次惹禍上身,則是因多次醜化伊斯蘭教的先知,刊出對伊斯蘭教的不友善作品而招來殺身之禍。

西方世界的價值認為「民主」就是:即使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也誓死維護你發聲的權力。準此,《查理周刊》對伊斯蘭教的真主與先知就算有再離經叛道的嘲諷與醜化,這也是言論自由的範疇,穆斯林必須以平常心視之。

然而,持此觀點者也必須考慮,世界愈來愈多元化,如何能以一種價值強加於人。在穆斯林心目中,先知與真主的地位之崇高,更甚於父母,西方的價值觀若容許他人侮辱自己的宗教信仰與父母家人,卻未必能要求不同宗教、國族的人也接受別人侮辱自己的宗教信仰與父母家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反之,己之所欲也不能強加於人。

《查理周刊》遭到恐攻,是否等同於「言論自由」受到侵犯?這份雜誌一般的發行量只有六萬份,顯見並非主流刊物,認同者更是極為少數。如今,因其成為受害者,就被推上「言論自由」的高檯,這樣的價值轉身也不成比例。於是,「我不是查理」一派迅速騰起,開始討論這起事件是否能與「言論自由」產生直接的連結。

我們再一次強調,暴力恐攻絕對要被譴責,但「言論自由」是否能無限上綱到唯我獨尊,無所不辱的地步?這是否是言論自由的誤用與濫用?不同的宗教各有其教義,但互相尊重是應有的共識,即使言論自由亦不應逾越這個底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