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見圖/邱德祥)昨天指出,現在是創新創業的黃金時代,而面對美國、中國兩大強權來勢洶洶,李開復提出四大建言,為數位革命時代裡,在創新創業方面還是個「小學生」的台灣指點迷津。
【本報綜合報導】「未來五年的改變,絕對會超過過去五十年帶來的改變。」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見圖/邱德祥)昨天指出,現在是創新創業的黃金時代,而面對美國、中國兩大強權來勢洶洶,李開復提出四大建言,為數位革命時代裡,在創新創業方面還是個「小學生」的台灣指點迷津。
李開復昨出席「二○一五創新創業高峰論壇」,發表以「創新創業的黃金時代」為題的專題演講。他表示,現電子計算成本降低、網路硬體設備完善,創業成本達歷史新低,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愈來愈多聰明人進入創新創業領域,「過去十年已有很多顛覆式的改變,新的時代、數位革命已來臨」。
面對數位革命,創新創業是必須走的路。李開復說,不須擔憂這場遊戲只有中國大陸、美國等大國能參與,事實上包含台灣等新興國家,可思考以「開拓全球市場」、「將落後轉為優勢」、「良好生態系統」、「社會風氣改變」調整戰力,最重要的是,「未來是由年輕一輩來定義」。
李開復表示,未來一定要做全球市場。由於本土市場太小,「永遠做不出偉大的公司」,至於如何做,他認為最簡單方式就是「搬到美國去」,或是搬到另一個針對市場,將更有發展空間。不過他也指出並非所有產業都要「搬家」,如跟全球化有一致價值的科技公司、純技術公司,就不一定要到大國家發展。
此外,落後反而是種優勢。李開復說,在移動支付中,非洲肯亞發展得比美國還好,關鍵在於肯亞沒有好的銀行建設、電信設備,因此推動更為順利,「政府政策、用戶忠誠度,有時反而阻礙新產業發展」。
建立良好的生態系統,也是數位革命必須具備的條件。李開復表示,不能靠政府砸錢,如果沒有投資人的存在,那創新創業永遠做不起來,因此需要好的系統,同時帶動投資界投資新創事業,創業界也能順利發展。
不敢冒險不想吃虧
拖慢創新前進腳步
李開復也認為,社會氣氛要改變,不能如過去保守,「每個孩子都想要做醫生,恐怕不是最好的方向」。他指出,創業風氣要起來,讓更多聰明人投入,才能帶動整個國家發展創新創業的「火力更強」。
最後他再次強調,未來掌握在「年輕人」手上,「產品是年輕人設計、年輕人使用,公司是年輕人創立,了不起的投資者也是年輕人,希望大家一起扶持全球年輕人,更快推進未來數位革命」。
TMI台灣創意工場、HWTrek執行長王仁中也說,台灣製造生產能量很強,目前要把台灣創業資源拉到舞台上,讓台灣或亞洲團隊可善用台灣原有的硬體基礎,就可以花更多精力在軟體、使用者經驗、服務的改善上。谷歌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語重心長表示,在台灣,創業者冒險的性格較弱,可是不想吃虧的想法倒強烈,是造成新創事業不敢貿然前進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