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寺院 海會寺八宗皆弘 一門深入淨土 陳瑋全 |2015.01.12 語音朗讀 855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要走小路才能到海會寺。圖/記者邱麗玥 繪製於南宋的觀音畫像。圖/記者邱麗玥 中者為住持,右左為共同協助寺務運作的宏斌、宏船法師。圖/記者邱麗玥 道源長老的念珠。圖/記者邱麗玥 文╱記者陳瑋全專題報導 正道山海會寺位於基隆八堵隧道南口右側山坡,循著朝山道路逐級而上,可以睥見道場所處位置有蒼山迂迴環抱,虛展可容村落,登山則遙望五峰連峙,狀如蝙蝠。開山道源長老以此地之山勢為正道之屏障,道場之勝地,因此著手開山闢建,成就今日莊嚴巍峨的宏偉道場。 此道場所屬法脈有二,其一為曹洞宗,另一為淨土宗,道源長老提倡八宗並重,一門深入篤修淨土,目前寺中僧眾主要修持淨土法門。 特別的是,海會寺長期為念佛修淨道場,山門前不開大路,僅提供行人通行之朝山小徑,為國內道場少有之特色。 懇切度生之願 匯集建寺因緣 道場創建於基隆的因緣,起源於民國三十八年,道源長老由大陸來台灣,駐錫於台北市十普寺。當年冬天,應基隆市寶明寺之請,開講《金剛經》及主持彌陀佛七,法筵一時之盛,尤以宣揚淨土法門,殷切度生之願,感動基隆佛教僧俗信眾。 當時有寶明寺比丘尼修果、仁光師徒懇請道源長老,就基隆市區附近擇地啟建道場,專弘淨土,示教四眾,獲得長老首肯。 民國四十年春天,募資興建大雄寶殿及登山石路,民國四十一年大雄寶殿落成,舉行佛像開光典禮,並命名為基隆正道山淨土宗海會寺。 民國四十二年,海會寺再增建觀音殿於大殿右側,民國四十四年增右配房四間,名曰三學堂,取勤修戒定慧三學之意。民國四十六年建配房一幢,做為講堂齋堂之用。工程峻工,道源長老退居,由修果法師繼任住持職務。 夏安居講經戒 辦能仁育僧才 道源長老在大陸時,曾參加傳戒道場六次,來台灣後,又參加傳戒道場七次,都是輔助其他人,未曾自辦一次傳戒道場,海會寺完成之後,於民國五十年農曆八月,第一次傳授三壇大戒,道源長老任得戒和尚,戒子近三百人。 民國五十一年起,海會寺每年舉行結夏安居,安居期間,道源長老親自講演《法華經》、《大涅槃經》、《圓覺經》、《地藏經》、《大乘起信論》及《梵網經》比丘戒本、比丘尼戒本、菩薩戒本等經論,供各地僧尼來寺參加安居,聽講經戒。 民國五十八年起建蓮池樓、香積寮,冬天第二次傳授三壇大戒及在家戒會,由道源長老任得戒和尚,參加的四眾戒子,盛況空前。隔年蓮池樓、海會塔完成。 民國六十年四月修果法師退位,由仁光法師繼任住持,民國六十五年初春,海會寺籌辦能仁佛學院,先向中國佛教會申請備案,二月初五發布開始招生,民國六十六年正月,能仁佛學院舉行開學典禮,道源長老任院長並親自授課,第一學期講《勸發菩提心文》、《佛教初學課本》,第二學期講佛教各宗派源流、《般若心經》。 第二學年全年,講《賢首五教儀開蒙》,第三學年上學期講《金剛經》,下學期講《大乘起信論》。第四學年上學期講《圓覺經》,下學期講《維摩詰經》、《佛說阿彌陀經》,民國七十年元月,能仁佛學院舉行畢業典禮,前後歷時五年,完成培養僧才的夙願。 整建老舊建物 舉辦三壇大戒 海會寺位處東北角,雨量豐沛,氣候潮濕,建物老舊不堪,民國七十二年為重建大殿,拆除舊建築物,道源長老遷住海會寺分院—中和淨宗蓮社,每周舉行念佛會與講經;由於善說法要,為當時佛教界尊為自民國以來「台灣說法第一」之耆宿。 民國七十七年四月間,海會寺開山道源長老及第三任住持仁光法師度眾緣盡,分別於十五日內相繼圓寂,乃請修果老法師再任住持。海會寺重建工程於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完成,計有大殿、三學堂、藏經樓、六和樓等,典雅宏偉,為修淨業之清幽道場。是年冬,海會寺舉辦第三次三壇大戒。 民國九十四年修果老法師圓寂,宏品法師接任第五任住持。宏品法師,於民國二十八年生於屏東縣佳冬鄉非常虔誠的佛教家庭,有二位姑姑和一位姐姐分別在屏東東山寺和大岡山龍湖庵出家。 當時道源長老到東山佛學院佈教傳戒,宏品法師跟著出家的姐姐,而有了親近道源長老的因緣,進而依止仁光法師座下出家,於海會寺第一次傳授三壇大戒時,受具足戒。往後海會寺擴大舉辦的結夏安居、在家戒會,以及佛學講座,宏品法師皆擔任道源長老侍者,隨著道源長老四處講經弘法、戒場傳戒。 承襲純樸道風 認同人間佛教 宏品法師接任住持後,繼承師長淳樸道風,定期積極舉辦佛七、各種弘法活動,並致力編輯道源長老生前法彙及講經紀錄,期使法音長遠弘揚,法脈永續不斷。 宏品法師平日待人和氣平順,對於基隆市佛教會活動,長期贊助經費,期以發揮功能,利益佛教;更隨佛教會的道場一同參加,佛陀紀念館千家寺院的建設工程,為建設人間淨土貢獻一份心力。宏品法師於民國一○二年五月六日安詳示寂。宏琳法師接任第六任住持,同為能仁佛學院的同學及師兄弟宏斌、宏船法師協助維護海會寺之日常運作。 海會寺現在主要弘傳淨土宗,於農曆每月二十三日舉辦八關齋戒;農曆二月及三月連續舉辦三期的佛七,並於圓滿日時舉行梁皇寶懺;農曆十一月道源長老冥誕時亦舉辦佛七以紀念道源長老。 前一篇文章 紙上朝聖 下一篇文章 道源長老生平 弘揚淨土40年 倡行解並重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發揚運動精神 體育也是修行文化弘揚佛法 開創佛教新紀元中華漢傳佛教攜手 教界展新猷大正大學參訪 中日佛教話和諧秉持佛陀教義 中日佛教友好兩岸僧信訪日 漢傳佛教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