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市捏坯壺學會在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行作品聯展,成員運用創意和古老手捏技巧,做出機器人、土著以及猴子等不同造型的陶土茶壺。圖/程遠述
【本報台中訊】茶壺也能做造型,嘉義市捏坯壺學會即日起,在葫蘆墩文化中心舉行作品聯展;學員以創意和古老手捏技巧,做出機器人、土著及猴子等不同造型的陶土茶壺,翻新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參觀民眾直呼有趣。
葫蘆墩文化中心指出,手捏陶壺不同於靠電動的手拉坯,以雙手揉捏讓茶壺成形,再加以雕塑,技法稱為「捏坯車胎」,最早可追溯至明朝。嘉義市捏坯壺學會表示,學員用此法製壺,不受機器限制,每個茶壺都具創意和實用的「不二壺」,體現創作者想法。
這次茶壺展從方壺、圓壺到猴子、花鳥等創新造型都有,以嘉義市捏坯壺學會副理事長謝健文的機器人、土著茶壺最吸睛,「好想用機器人倒茶!」許多小朋友超喜愛。茶壺展共展出數十件作品,展期到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