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調單位日前在搜索被掏空校產的某私立技術學院時,發現該校為了升格科技大學,成「改名諮詢委員會」,委員有退休教育部官員、考試委員,及數名立委助理,這些被媒體報導成是用來打通關節的委員,都可領到數十萬到一百萬元的顧問費,該校更砸下一百萬元顧問費,給某位退休法院院長,這其中是否涉嫌不當施壓或關說,將是檢調偵辦的另一個重心。
但此種教育界的打通關節文化,只發生在這所技術學院嗎?假如現今有許多所大專院校,在升格或創辦之初都曾用過此種手段,那除了證明台灣教育界長期搞小圈圈外,更讓人擔憂這些學校對下一代的教育品質及未來競爭力,是否也在利益交換中陪葬了,而教育主管單位對這種樹人工程變成了誤人勾當的行徑,真的不知嗎?
現在一所技術學院要升格成科技大學,所謂的顧問費說穿了根本就是遊說費,操作手法簡直和企業界拉攏政商勢力一樣,那請問自稱良心事業者,到底還有多少恥感與自律呢?項城(北縣新莊/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