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蔣本基
台大環工所教授
順應世界永續發展趨勢,我國二○○四年頒布「國家永續發展政策綱領」,二○一○年頒布「環境教育法」;促使教育部積極推動「永續發展教育」,增進全民環境理論與責任,進而維護環境生態平衡,培養環境公民與環境學習社群,達到「永續發展」目標。
據此,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二○一二年完成《永續發展教育》系列叢書編撰計畫書,成立「永續發展教育系統叢書編審會」;二○一二年四月二十日會中決議《永續發展教育》系列叢書編輯十冊書稿,作為大專院校通識教育參考用書。
委員會已召開兩場研商會議、十場委員會議及十二場撰稿小組會議,全套十冊書稿已完成一百四十二萬餘字;二○一四年十二月第一版出刊,由「五南文化事業機構」協助發行。
《永續發展教育》系列叢書撰寫方向包括:(一)基本理論;(二)國際發展趨勢與成功經驗;(三)台灣特色及政府相關永續發展策略成功實例;(四)各章節間的關聯與整合,與社會、環境、經濟等面向結合;(五)融入永續發展理念,以人為中心想法,強調水、土、空氣、能源、生物、礦物等六介質間平衡,及自然環境與社會所形成之社經體系。
叢書包含三大系列:永續環境、永續經濟、永續社會。建議相關單位善加利用此資源,推動永續發展教育,並祈各界給再版修訂之建議,系列內容簡述如下:
一、「永續環境」系列:《自然保育》召集人為張長義、《公害防治》召集人為李文智、《氣候變遷與災害防救》召集人為林俊全。內容包含自然資源保育管理與永續發展;傳統公害防治基礎架構、新穎處置與管理策略;汙染防治之可行控制技術與控制策略;台灣各地理區特性與氣候變遷可能面對挑戰;環境與資源管理目標、理論、策略及應用;水土資源管理及環境治理之社會發展具體方向等,以期達成永續性與自然保育的最終目標—人類福祉。
二、「永續經濟」系列:《綠色產業》召集人黃宗煌、《清潔生產》召集人蔣本基、《綠色所得與綠色消費》召集人朱雲鵬。內容包含國內外綠色科技發展沿革、清潔生產與永續發展、綠色化學、綠色工程、汙染預防與永續物料管理、資源回收技術與管理、指標評估系統與技術工具;透過綠色所得概念研析經濟活動造成衝擊,用綠色消費作為消費參考準則等,推動綠能產業,有效解決環境能源、資源汙染問題,兼顧產業永續發展。
三、 「永續社會」系列:《文化保存》召集人劉益昌、《社會正義與社區參與》召集人詹火生、《人口與健康》召集人孫得雄與薛承泰。內容包含台灣多樣文化保存、族群問題處理;文化保存、文化權概念及語言保存;社會公平、平等、正義及社區參與、社區意識、社區能力;環境中人類特性、習性、健康及壽命長短、繁殖情形等,以期從制度面社會安全網到實務面社區志工發展,理解社區與永續發展關係。
永續發展牽涉甚廣,研究領域橫跨各學門,所需專長散布各科系,極需科際整合、創新知識。整合中央政府各相關部會、地方政府及產業界、學術界參與,發展低耗能汙染及高專業技術的綠色產業;建置結合生態、永續及環保之產業永續發展策略;推廣綠色產品及其行銷,企業體應整合製程、產品、服務等改善工作,落實「環境/經濟/社會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