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宇政台北報導】消基會昨天公布市售清潔劑調查結果,發現高達七成五的清潔劑都是強酸和強鹼,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被灼傷,長期使用也有傷害皮膚的問題。專家建議,使用傳統的「阿嬤秘方」像小蘇打粉或是白醋加水等清掃也有一樣的效果。
消基會所採的二十件樣品中,十三件為強酸、二件為強鹼,共有十五件,比率高達百分之七十五。二十件樣品中,僅七件提醒消費者pH值,這七件當中卻有三件pH值錯誤。按,pH值就是酸鹼值,pH等於七是中性,pH大於七是鹼性,pH小於七是酸性。pH值愈大,鹼性愈強,反之酸性愈強。
消基會表示,標示酸鹼值,原為保障消費者權益,但若數據錯誤,反而害了大眾。曾有一名中年男性使用清潔劑時沒有戴手套,還光著腳在地板上走,結果四、五小時後,腳趾頭出現類似痛風般的劇痛,顏色也變白,兩三天後趾頭甚至發黑,趕緊就醫。
消基會建議大家,基於安全與環保,使用傳統的「阿嬤秘方」來清洗,效果也一樣好,如灑小蘇打粉,污垢立刻去除;或是白醋加水,另外檸檬皮和檸檬渣也很不錯。
如果真要用到清潔劑,一定要戴上防水手套,注意環境通風,以免在密閉空間吸入高濃度化學物質。若不小心接觸到,則應趕緊用大量清水沖洗,並送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