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大逃亡? 趣事一籮筐

文/蘇林整理 |2015.01.04
2979觀看次
字級
究竟發生什麼事,為何會出現「落跑鱷魚逛大街,逃家老虎趴趴走,大象漫步晚風中」這種驚嚇指數爆表的場面呢? 圖/本報資料照片
究竟發生什麼事,為何會出現「落跑鱷魚逛大街,逃家老虎趴趴走,大象漫步晚風中」這種驚嚇指數爆表的場面呢? 圖/本報資料照片
究竟發生什麼事,為何會出現「落跑鱷魚逛大街,逃家老虎趴趴走,大象漫步晚風中」這種驚嚇指數爆表的場面呢? 圖/本報資料照片

文/蘇林整理

靈長類最擅逃脫

台北市立動物園從成立後,出現多次動物逃脫事件,據統計指出,戰後圓山時期脫逃的動物,最多的是靈長類,像猩猩、狒狒與台灣獼猴,牠們有跟人類同等靈巧的手腳,懂得察言度勢,伺機大顯身手。而這時期也經常上演動物管理員英雄式地追捕脫逃動物的行動「秀」,為動物園帶來充滿「野趣」的想像空間。

一般說來,動物脫逃的原因,主因大多出於圓山時期欄舍老舊、設計缺失,以及人為疏忽,圖工作省事方便,未依正常程序行事,讓動物有機可乘。事實上,即使是猛獸脫逃,並不如一般人想像中那麼可怕。因為根據動物的本能,脫逃後處於驚慌失措的狀態下,唯一的念頭就是尋找掩體藏匿,原則上不會主動傷人。

而一般熟知的「麻醉槍」擒捕脫逃猛獸的方法,台北市立動物園是在一九七○年之後才取得此一設備,在此之前,則是用遠距離「吹箭」方式麻醉。時至今日,若再出現動物脫逃事件,園方多半利用麻醉或圍網方式緝捕、驅趕動物回到欄舍。

廚房發現大鱷魚

已經有百年歷史的台北市立動物園,有關動物脫逃的紀錄雖然不多,但件件可都是驚心動魄、喧騰一時的新聞。動物園史上第一次動物脫逃,發生在一九一四年日本人片山竹五郎引進虎、豹、駝鳥、袋鼠等十餘種動物來台飼養,並在台北圓山成立民營動物園之際。

當時民營動物園剛成立不久,趁著颱風來襲、展場水位高漲,園內的鱷魚竟順勢溜出動物園。後來這起鱷魚脫逃事件,被工作人員苦等到風雨稍歇時,才在圓山附近尋獲而順利收場。

兩年後,民營動物園被台北廳收購重新開幕,沒想到隔年,這隻愛落跑的鱷魚又再次失蹤,成為動物園史上第二次動物脫逃的主角。這隻不愛待在動物園的落跑鱷魚,一口氣消失了四個月,後來一位住在社子的民眾,某天黃昏在自家廚房看到一隻虎視眈眈的鱷魚,嚇得趕緊通知警察局,由當地巡查率二十名壯丁將牠活捉,經查才知原來就是那隻逃出動物園的鱷魚。

猩猩白鶴運不同

在台北市立動物園史上,最令人嘖嘖稱奇的動物脫逃事件,是一九二二年,一條緬甸蟒蛇原本打算從汙水排水孔溜走,沒想到誤跑到隔壁紅毛猩猩的欄舍,一陣打鬥後,蟒蛇將紅毛猩猩勒斃,並將這位無辜的鄰居吞進腹中。隔天園丁清掃時,發現猩猩失蹤,而一旁的蟒蛇腹脹如球,此新聞因「巴蛇吞象」使蟒蛇瞬間爆紅,成為民眾爭相目睹的動物明星,然九個月後,這隻蟒蛇疑因暴食死亡。

一九二三年,一隻澳洲白鶴在遊客面前,大剌剌地展翅往新莊方向飛走,園區工作人員急得四處託人尋找,甚至祭出懸賞都沒有訊息,所幸白鶴隔天又自己飛回來,結束這一起白鶴脫逃事件。

蔡清枝智勇伏虎

在各次動物逃脫事件中最具戲劇效果的,就是一起「母老虎脫逃事件」。一九五六年八月十一日,各大報紙以「猛虎出柙 蔡清枝演伏虎」等標題,報導動物園因為飼育員不慎,讓猛虎逃出在園內亂竄,嚇得遊客狂奔亂叫。

園方第一時間召集全體員工,並報警找來四名荷槍實彈的警察,準備逼不得已時擊斃出柙猛虎,就在最緊要關頭,上演了當時園長(時稱「主任」)蔡清枝的伏虎「好戲」。老虎被擒後,蔡清枝還帶著記者到虎舍裡現身說法,描述他擒虎的驚險過程。

動物園於一九八六年從圓山遷至木柵後不久,也發生過老虎脫逃事件。當時保育員機警的將自已關進隔離籠裡,和老虎隔著籠子對峙,因為那時候還沒有配備無線電通話器,旁邊見狀的保育員還是靠跑步請求獸醫趕來協助,用吹箭將老虎制伏,避退到隔離籠的保育員才毫髮無傷的全身而退,留下不少有趣的回憶和故事。

有志一同蹺家去

二○○五年,木柵動物園馬達加斯加雨林及非洲草原區開幕當天,查普曼斑馬隨著非洲原住民擊鼓團的鼓聲跳出圍牆,一路奔馳到大門廣場,幸好接到無線電通知的保育員早已先一步就定位,將牠引導到遊客服務中心後方的走廊,保定後送回非洲區欄舍內。

二○○七年來自波蘭的歐亞水獺Flora,在適應新家時一躍跳出一二○公分高的圍牆,在展場附近溜達了幾天,最後又跑回新家。

二○○八年金剛猩猩「寶寶」在選舉日翹家,從遊客步道溜到假山間的空間休息時,獸醫順勢用吹箭將牠麻醉帶回。不少老飼育員回憶,連體型最大的大象,多年前也曾有「出門散步」的紀錄,國人最熱知的大象明星「林旺」的另一半「馬蘭」,剛到圓山動物園時只有四歲,身軀嬌小,偶爾就從欄杆底下鑽出來逛街,之後再由工作人員帶回,留下不少有趣的回憶和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