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黑星龜金花蟲。圖/孫淑姿
大黑星龜金花蟲卵鞘。大黑星龜金花雌蟲常卵產於葉背,其生殖副腺可分泌淡褐色物質,形成包覆卵粒的透明卵鞘,卵鞘宛如十幾片薄指甲重疊。特別的是,金花蟲當中只有龜金花蟲會形成卵鞘。圖/孫淑姿
文/孫淑姿
金花蟲英文稱為Leaf
beetle,不難猜出牠們的食性。如左上圖中的大黑星龜金花蟲,食草便是甘藷、空心菜、牽牛等旋花科植物。
金花蟲的型態多樣且奇特,在傳統分類系統上,金花蟲科的亞科便有一些是按照牠們的身型分類而來,例如:身體呈圓筒狀的筒金花蟲亞科、全身布滿棘刺的鐵甲蟲亞科、前胸背板及後背隆突拱圓的猿金花蟲亞科,和龜甲狀體背的龜金花蟲亞科。而台灣龜金花蟲亞科下常見的有甘薯龜金花蟲、二星龜金花蟲、四紋龜金花蟲、金盾龜金花蟲、大黑星龜金花蟲等。
左圖中的大黑星龜金花蟲體長約一點二公分,是台灣的龜金花蟲中最大型者。前胸背板邊緣發達,可讓頭部完全縮藏其下;鞘翅透明渾圓外擴,並散布大大小小黑色斑點,整體外形就像烏龜,讓軟軟的肚子和六隻腳全部受這龜殼金鐘罩保護。不過,圓形外觀和黑色斑點乍看之下像似透明的小瓢蟲,但仔細瞧,牠們的觸角比瓢蟲長。
大黑星龜金花雌蟲常卵產於葉背,其生殖副腺可分泌淡褐色物質,形成包覆卵粒的透明卵鞘,卵鞘宛如十幾片薄指甲重疊。特別的是,金花蟲當中只有龜金花蟲會形成卵鞘(如圓圖)。幼蟲孵化後有群聚的習性,體色黃色,體側密布黑色短刺,還會把蛻下來的皮和便便黏附在腹端刺毛上,偽裝成一團亂刺雜物欺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