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簡單的退休新任務
宣稱提前退休只為跳脫桎梏,無所事事。今晚,和外子一席談話,才恍然冥冥中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隱形任務。
圖\郭懿萱
文\廖玉蕙
圖\郭懿萱
1.不簡單的退休新任務
宣稱提前退休只為跳脫桎梏,無所事事。今晚,和外子一席談話,才恍然冥冥中有不足為外人道的隱形任務。
電視新聞報導中提到台灣最危險的一座橋梁是沙鹿大橋,鋼筋外露、護欄無存。我看著眼熟,回頭問同看新聞的外子:「這座橋是以前我們由台中港路回清水時,要轉彎到沙鹿、清水時,左邊的那座橋嗎?」外子不假思索回說:「不是。」
我納悶著,看起來很像啊!隔了五分鐘,外子跟我說:「不是現在我們常走的路上那座新橋,是從前我們由台中港路回清水時,要轉彎到沙鹿、清水時,左邊的那座橋。」
各位一定要對照著看才知玄虛。這位臨老忽然開始叛逆起來的男子,明明跟我說的是同一座橋,連用字遣詞都分毫不差,卻怎麼也不肯附和一下太太,一定要唱反調,說No。
晚上女兒回來,我跟女兒告狀。外子駭笑著說:「我以為你說的是現在的新橋。」我說:「你就是沒拿我的話當真,從不肯認真聽一下,所以我說出的話就算跟你一模一樣,你也要說『不』,總之就是純反對。」
我清清喉嚨正色跟他說:「你的為人或做丈夫一向可得九十五的高分,可那剩下的五分正是要命的關鍵。現在我終於知道,我提前退休的任務了,就是矯正你這叛逆的五分。從今以後,你能不能不要凡事說No,仔細聽太太的話,意見跟你相左的才說『不』,意見一樣的,就說一下『對』或『是』?這樣你也沒什麼損失,太太又得到共鳴的快樂,不是挺好的?」
外子欲言又止,好像被什麼哽住了似的紅了臉,一秒鐘以後回說:「我差一點又說『不是啦!』……」
全家爆笑開來,看來我這樁退休的新任務相當不簡單。
2.穩定性高﹖料事如神﹖
退休時間將屆,系裡提醒盤點財產。
其實,默默進行打包搬動已有多趟,今早抽空去清點搬空。咖啡機、小電扇、小電鍋……等,物件仍不少,不得不商請外子及女兒一起出動。
清空的研究室,顯得蕭颯極了。猶記兩年前興高采烈請人來鋪木地板、貼隔熱紙、掛油畫、鋪桌巾,搞得像是要長駐久居似的,不覺心下惘惘然。人生變化轉瞬,原來沒有永久。
東西就位(車子裡)後,女兒和我游泳去,外子四處寫生,我們約著十一點四十五到附近「十三香」吃麵。我叮嚀外子:「你若先到,就先叫麵﹔等我們到了,就有麵吃,掌握時間。」然後分道揚鑣。
十一點四十,我們往「十三香」的路上,母女倆打賭:「爸爸會不會還沒到?」我搶先認領:「不會。」女兒也說:「不會。」這賭局破功,兩人都投否定票。
我接續出第二道題:「爸爸會不會一如叮嚀的先點麵、叫麵?」我又搶先:「不會。」女兒也說:「不會。」這樣的賭局怎麼走得下去!竟然沒有人投肯定票!我商請女兒改弦易轍投肯定票,她不肯。
我請女兒說明具體投票理由,她說:「就感覺他一定是這樣的啊!」
我自問自答:「爸爸那人做事穩紮穩打,他一定是要看到吃麵的人出現,才會請人下麵;他絕不肯做一點有疑慮的事。如果怪他不聽話,他會跟我們解釋:『人到了再叫,不急。橫豎麵很快就好了。』」
(我反躬自省,如果是我呢?我一定迫不及待一如叮嚀。然後,可能麵來了,吃麵的人還沒到,然後,會急得頻頻張望,甚至不斷推門出去遙望,最後,人來了,我也氣了!)
果然!推開門,外子已然在座。看到我們,即刻回頭示意店家可以下麵了。然後再轉頭回覆我的疑問:「人到了再叫,不急。橫豎麵很快就好了。」一字不差。
面對一位穩定性高的人,我們永遠可以料事如神!
3.重新站上講台設法尋 A+去!
自從退休核准的五月開始,我便在心中默默倒數著日子。畢竟教書長達三十六年了,一時還很難適應變換跑道的事實。
退休的起始日,我決心要有一些具體的改變。從課堂上的教授重返廚房裡的主婦,我刻意推掉一些演講邀約,努力洗手作羹湯,像個賢良的家庭主婦,微笑著在火熱的廚房內用小火熬湯做飯。
評審、演講、寫作的日常活動,都沒有煮飯、做菜來得投入。
只要得空,我從淘米做飯到幾菜一湯,絲毫不苟且。自購或先開菜單讓外子去買,買回來後,挑剔品質、評點長相;接著撿菜、洗菜、配菜,像進行一樁經國之大業;其間還小心翼翼將洗米水拿到前陽台去澆花。
不過是一頓飯而已,我步步為營,不容一點閃失。該放蔥的,絕不容用蒜替代。不過是幾道菜而已,我殫精竭慮,絕不敷衍苟且。油鹽醬醋,等閒不容輕忽。幾年來奔走職場,感覺連做飯都匆匆忙忙;如今退休了,總要有些作為上的應和,慢慢的、仔細的。
三個人或孫女一家人回家時的六個人,總會在扒了飯、幾道菜入口後,一個個接受我殷殷的民調——今天的菜還可以嗎?家人被訓練成很識相、很有默契,一貫以「好吃。」對答,外子還會加一句:「薑果然是老的辣。」答完後,還會做出狼吞虎嚥的動作強調。
今日用餐即將結束之際,我忍不住問外子及女兒:「怎樣?今午的菜還可口嗎?請評個分數吧?」
父女倆不約而同對視,沒說話。我說:「就用大專聯考的等第好了,ABCD和+-。」兩人還是沒說話。我信心滿滿,鼓勵他們:「說實話沒關係。」老爺子一向說話溫吞,我責成女兒先說。
女兒斟酌半天,「A-」;我轉頭看外子,外子跟著說:「我附議,A-。」我有些失望,問:「A就A,幹嘛加-?」外子說:「好像淡了些,所以加個-。」女兒猛點頭。
我做了什錦涼拌(蛋絲、肉絲、小黃瓜、胡蘿蔔、粉皮、生香菇、木耳)、小魚莧菜、水煮芥藍跟乾煎小鯽魚。為了健康,我刻意不敢多放鹽和油。聽到因為食物太淡被扣分,我可不服氣,立刻當場申訴:「為了家人的健康少放鹽、少放油,其情可憫,理該被慎重褒獎,怎麼反倒被扣分,A+不為過的……但基於謙虛,我個人主動放棄一個+,以A結案,如何?」父女倆相視愕然。女兒無可奈何,說:「你高興就好。」外子跟著回說:「你說了算。」奇怪,兩人對我的申訴及結論分明沒投反對票,可怎麼我感覺被強烈否決了﹖
在家細細切絲蒸煮才得A-?收拾收拾,下午三點,我拎了包包往衡陽路給某公司的中階主管演講,我得重新站上講台設法尋我的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