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閩南語】 「踟躕」即猶豫不決

文/陳俊明 |2015.01.02
1787觀看次
字級

文/陳俊明

古時候在形容一個人猶豫不決,去留不定之狀態,即謂其「踟躕」。

東漢竺曇果與康孟詳合譯的《中本起經》:「推親往造,伯勤親供不容得出。須達踟躕殊久。」這兒的故事是伯勤長者正在親自供養佛陀,不能分身接待須達長者,使得須達於門前徘徊許久,猶豫著去留問題。

西晉竺法護翻譯之《佛說鹿母經》云:「鹿母出弶得去。且顧且馳到其子所。低頭嗅子舐其身體。一喜一悲踟?徘徊。嘆息啼吟。」此經提到鹿母自捕獸網獲釋後,立刻一邊張望一邊奔馳至鹿兒處,低頭舐著鹿兒,悲喜參半徘徊流連。

後秦僧肇所著《肇論》:「何惑於去留,踟躕於動靜之間哉。」指的是法無去來,佛陀的教法常存,心了然即不須迷惑法之去留,而徘徊於動靜之間。

「踟躕」一詞最早的出典為《詩.邶風.靜女》詩曰:「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嫻雅而美麗的女人,約會我於城的角落;但不見愛人的出現,害我搔著頭徘徊不去。

另西漢樂府〈陌上桑〉:「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使君遣吏往,問是誰家姝。」唱的是太守駕著五匹馬的車,看到美女,即猶豫不去,便派官員去詢問是哪家女兒。

上例都在形容為了一事而徘徊猶豫不去。而在歷朝的文學作品中「踟躕」一語頻頻出現,甚至到了清朝仍有不少用例,語意仍然一樣。比如:

清朝侯方域〈與吳駿公書〉:「故再四踟躕,卒不敢以不言。」

龔自珍〈奴史問答〉:「主人中夜起,彈琴對燭神踟躕。」

然而,現今的普遍話卻早已不用,且全數改用「猶豫」或「徘徊」二詞。但閩南語會話極少使用「猶豫」或「徘徊」,卻常用「踟躕」二字,其注音符號為(ㄉㄧ ㄉㄨ2),國際音標則為(di dū)。

這是若在團體行動時,單有一人誤點之際,最慣常聽到的話即為:「你在踟躕什麼?」即催促落後者要快快起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