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埔國小六年級學生綁稻桿,為學校穀倉屋頂除舊布新,也體驗古早農忙。圖/蔡昕穎
【本報新竹訊】校齡一百一十六年的新竹縣北埔國小,百年校慶時,校友為傳承當地農家文化,致贈兩座穀倉。但穀倉稻草屋頂年久失修,校方與社區合作,昨天帶著六年級孩子綁「禾桿片」,整修穀倉屋頂,鄰里耆老聞訊還到場「指導」;大人小孩在稻桿間幹農活,為穀倉「除舊布新」。
校長彭煥章看著穀倉屋頂,決定找來社區及家長會協助,鄰近的補習班主任幫忙從峨眉找來農家,蒐集一分大農地禾桿,再請老人家劈桂竹當骨架,帶著六年級學生一起「搭屋頂」。
「以前穀倉屋頂幾乎都用禾桿編成!」居民陳紹忠說,這是長輩的智慧,稻田收割後,拿來兩支六尺長的桂竹,劈成六條竹條,禾桿交錯被「夾在」中間固定,緊緊綁牢後,織成約一百八十公分的「桿片」,一層層疊在屋頂,五十年前的長輩幾乎人人都做過這種農活。
陳紹忠指出,客家話的「桿」指得就是乾燥稻草,桿片除了當穀倉屋頂,早期曬穀也會準備這種「桿片」,防止稻穀被雨水打溼。
鄰里間老人家聽聞學校在整修穀倉屋頂,全都自發性跑來,有人指導孩子製作手藝、有人搬來梯子幫忙擺放,還有老人家看到禾桿屋頂,興奮地說:「我們以前小時候都曾綁過,若不幫忙綁,還會被大人罵呢!」
學生莊家澍和同學玩得不亦樂乎,一人踩著竹條、一人負責整理禾桿,興奮地說:「禾桿非常溫暖,還有大地的香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