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然忘不了,待在重刑舍的日子,以及死刑犯阿明(化名)。
在這收容重刑犯的舍房,不是被判處死刑,就是被判處無期徒刑。在這,大夥兒每天嘻笑怒罵,高談闊論過去豐功偉業,但這些行為,不過是企圖掩飾對死亡的恐懼。
大家很有默契地不提「將來」;沒有「明天」的人,哪有資格談論「未來」?相較眼前這群苟延殘喘的「同學」,安靜抄寫佛經的阿明,成為鮮明對比。
阿明被判死刑,得知上訴被駁回、死刑定讞後,便開始茹素、戒菸,問及為何在有限時日改吃素並戒菸,他平靜地說:「醫院已同意接受他的全身器官捐贈,所以才茹素、戒菸,想保有健康與清淨的器官饋贈他人。」阿明知道,他無法對父母盡孝道,所以,他日日夜夜勤抄佛經,希望將超經功德,回向父母。
阿明的故事,感動我。我在心中起誓:「在我生命結束後,我也願捐器官補償造成的惡業。」陳○芳(新竹市/受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