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局幹員遠赴新加坡攔截力霸掏空案主謀王又曾夫婦,過程高潮迭起,可惜王又曾不愧是老狐狸,大鬥法後,堅持搭乘「直飛」美國洛杉磯的班機,使得我方原本想趁班機轉降桃園機場時,登機逮人的如意算盤破功。
不少人都將原因歸罪於總統府秘書長陳唐山於擔任外交部長時,公開批評新加坡是「鼻屎大的國家」,才會使得新加坡當局懷恨在心,在關鍵時刻選擇將王又曾夫婦「原機遣返」美國,而不願協助我國引渡。
筆者對此持不同看法。國際間因為各國司法權獨立,除非兩國簽署引渡條約,否則即使是「司法互助」或「彼此默契」的辦案模式,都不能保證適用於任何個案,畢竟其他國家必須承受來自國際觀感的壓力。
此次圍捕行動無法成功,嚴格來說,應該是肇因消息過早曝光。在王又曾夫婦從美國搭機赴新加坡前,美方已展現難得的善意,將王又曾夫婦的資料,預先知會我方駐美外交人員,依常理判斷,美方必然希望我方能嚴守秘密、低調處理,想不到消息卻走漏給媒體,變成人盡皆知的頭條新聞,新加坡政府應是迫於無奈,不得不採中立不介入的立場,使得逮捕王又曾夫婦的行動失敗。
因此,筆者認為,新加坡絕不是一個氣度狹窄的國家,有政府其一定的考量,不會因記恨陳唐山不當發言而故意不配合。總而言之,現實面就是,我國和新加坡既無正式外交關係,也沒有引渡條約,運用「默契」請求協助,再怎麼說也得低調一點,敲鑼打鼓的大陣仗報導,當然會讓新加坡當局疑慮,甚至不滿。
不論如何,這次的失敗是難得的經驗,希望政府記取教訓,日後若有類似情況,務必加強「保密」,甚至不惜動用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條「洩露國防以外秘密罪」,偵辦相關失職人員與媒體,才能有警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