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徽、校旗、校歌》二橋國小校徽 兩座橋梁明示校名

文/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2007.02.05
591觀看次
字級

台北縣鶯歌二橋國小所在地,北面山脈斜坡,屹立一大岩石,其狀似鷹,古稱「鷹哥石」由於鷹習性凶猛,鶯鳴聲圓潤,鑑於鷹與鶯同音,哥為語助詞無意義,故改名為「鶯歌石」,日據時期稱鶯歌街,民國三十四年改名鶯歌鎮,沿用至今。

二橋國小原為鶯歌國小分部,民國四十九年八月一日獨立,命名為「二橋國民學校」,民國五十七年改稱為「二橋國民小學」。學區家長以陶瓷業為主,所生產的各種精密成品,已臻國際水準,被譽為「台灣景德鎮」。

設計二橋國小校徽的現任資訊兼文書組長陳偉文表示,圖騰中綠色的山與橋是校徽主軸,從地理景觀考量,鶯歌是個山城,兩個三角形代表兩座山,山與山之間要聯絡,就得有交通、有道路,橫跨大漢溪上的兩座橋梁明示校名「二橋」。

語云「遇水則發」,自古以來有水的地方,就能孕育出高度的文明,象徵臨大漢溪畔的二橋國小,將能培養出文明的下一代。

從人文角度詮釋,兩個三角形,代表親子和師生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學習才有意義、才有效果,而良好的溝通必須是雙向的,因而「兩座橋梁」象徵傾聽、回應,代表二橋國小的教育理念是進步、開放、接納而活潑的。

圖騰後方的東昇旭日,予二橋莘莘學子光明視野、光明襟懷及光明前程。至於五道光芒則代表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

藍天白雲象徵純潔自由、樸素自在的闊然胸襟。行書校名「二橋」落款下方,讓人一目了然。

校長黃素真期盼孩子在六年學習過程中,學會愛與關懷;也能對學區陶土產生感情並樂於學習;了解鶯歌鄉土與自然文化,進而愛鄉愛國,實現「親人」、「親土」、「親自然」的教育願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