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所有宗教都是有數千年傳承,也各有其深不可測的教義,既然這樣,若能相互對話時,就可以把最核心的教義,拿出來做一個客觀的比較,才能夠激出火花來。
若不作客觀比較,則相敬如賓,相互作客,應該是神明希望看到的美好景象。
對於真理,我們應該永遠懷抱著敬畏的態度,這不僅是謙卑,而且是對真理的尊重。所有宗教的信仰者,應該懷抱著開放的態度,保留他人的神明有真理存在的可能。
大部分的宗教本身已具備完整的教義體系,無需以本位的觀點來肯定或否定他教派的教義,「因信稱義」是基督教很重要的核心教義,這和佛教的慈悲、善良、喜悅以及仁愛相同。
再看無論是伊斯蘭教、一貫道或地方民俗信仰,莫不是要我們愛世人、救世人、度眾生,所以大家基於這崇高的理念,更應該相互稱頌。宗教領導人更要站在淨化人心。維護和平的高度來引領他的門徒才是。
星雲大師為了融和各教派和平理念,自二○一一年以來推動「佛陀紀念館世界神明朝山」活動,每年都得到各宗教的支持
這是增加地球能量的好活動,人不分黑白,流下來的血都是紅的。宗教不管東西,只要是勸人為善,便是慈悲的法門。
有幸看到這活動在佛陀紀念館舉行,我們要抱著歡欣慶賀的態度相迎各地神明!
陳亦純(台北市/生命傳愛人文發展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