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油價不斷地向下探底,讓駕駛人覺得負擔減輕,但是更重要的,相關的產業應該具體回應這一波的油品降價,尤其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飲食業者更該如此。
有速食店在這個時機點決定漲價的時候,個人是深不以為然,有些食材漲價是事實,不過其他原物料是下跌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只是特別拿某些食材漲價當擋箭牌,其他的部分都刻意略過不談,這樣是不公平的。
消基會要消費者進行抵制漲價的行動,畢竟這是一種消費者意識的回應,如果連這樣的企業漲價行為都會被自動的合理化,那麼當其他餐飲業都跟進時,消費者恐怕又會面臨更大的損失了。
在自由市場中,每個業者對於成本的計算不一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消費者最難接受的是,當營運成本中有些風吹草動,業者立即就表示要反映成本,然而當相關成本下降時,業者卻都默不作聲,彷彿是要以拖待變,等風頭過了,一切就正常運作。
政府當然不宜過度介入市場,但是想想當初政府油電雙漲所帶來的民生困境,現在油價已經大跌將近一半,如果政府還是袖手旁觀,任由業者操控市場,那樣合理嗎?
李坤隆(高雄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