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因朝野歧見頗大,至今仍卡關在立法院,行政院長毛治國昨天拋出願與在野黨溝通的善意,盼能重新起點、形成共識,以利於未來兩岸互動有所依據。
造成卡關主要的原因在於在野黨認為由陸委會所制訂的草案限制過多,可能無法實質「監督」;而陸委會則一再強調,如果要按在野黨意思定法,可能未來所有協議都無法通過,因此堅持不願妥協。
而在昨天的立法院臨時院會上,這個話題再度被提起,民進黨籍立委邱志偉上質詢毛治國時指出,馬總統兩岸政策過於傾中,是國民黨九合一選舉潰敗原因之一,未來兩岸政策會不會調整?
毛治國答詢時首次拋出願意與在野黨就此議題對話之意,他表示,只要有爭議的政策都會溝通,如兩岸方面有幾項議案,以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訂定協議處理及監督條例草案為關鍵,看能不能密切討論、形成共識。如果可順利立法,未來兩岸用什麼方式、步調互動能有依歸,這無法迴避。
他說,地方選舉結果展現新民意趨向,面對新民意,要深切檢討,反省過程中最關鍵的一點是政策制定和推動過程不夠貼近民意,今後推動有爭議政策要充分溝通,一定會用最大誠意,形成共識後再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