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共有 遭摧殘永難再現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2014.12.15
1113觀看次
字級

被譽為「一生要跑一次」的太魯閣峽谷馬拉松,今年改由花蓮縣政府主辦,因賽事冠上水泥業者公司名稱,引起環保團體不滿,爭議不斷。

一萬五千多人在抗議聲中完成賽事,但問題並未因此了結,政府與財團仍應有所思考,有所作為,以免問題沒完沒了。

花蓮以山明水秀聞名中外,其中又以太魯閣一帶最美,中外遊客絡繹不絕,近年以日韓星馬為大宗,更是大陸客必遊之地,但青山綠水一直潛藏隨時會爆發的抗爭老問題。

雖然業者振振有辭,強調礦區只跟國家公園重疊二十五公頃,多年來一直在礦區推動綠化,獲得國際肯定,反駁環保團體指控,將國家公園青山綠水「斬首」、「開膛破肚」太沉重。

亞泥還列舉日本奧多摩國家公園、琵琶湖等國家公園為例,強調其他國家也允許在國家公園內開採礦山。

亞泥在花蓮山區開礦可溯及多年前,當時還未有國家公園計畫。加上許多平地人利誘原住民,將保留區土地脫手,輾轉淪為財團利器,業者一再引用國家公園法規定,強調在特別景觀區內可以採礦。

問題是當年環保意識未抬頭,地方一味以發展經濟為重,任由業者日夜挖掘,用輸送帶搬運,後來因環保團體抗議,一度用塑膠草、綠漆掩飾,被抓包後,改由山谷鑽挖,避人耳目,因而被指「開膛破肚」山水蒙塵。

業者為自己辯護,問題是青山綠水一旦破壞,永難再現,台灣這塊寶地的資產有限,怎禁得起明挖暗掘。

業者只是利用當年民智未開,僥倖獲得龐大土地,經過這麼多年已賺夠了,民眾也受夠了,無論情理法考量,都該把青山綠水還給大眾。

政府也應回應民意,有所作為,不要碰到財團贊助就唯唯諾諾,這不是擔當的作為。

凡夫(台北市/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