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來愈多新住民讀高職餐飲科進修部或技藝班,想學一技之長,圓開店夢想。 圖/莊敬高職提供
【本報台北訊】愈來愈多新住民讀國中小補校,有的班上就像聯合國,來自各地的外籍配偶齊聚,有印尼籍新住民從國小補校,一路念到高職餐飲科畢業,開小吃店;也有娶台灣老婆的駐台挪威記者,晚上抽空讀補校,說中文更流利,有助溝通與採訪。
新北市新店區大豐國小校長李春芳,曾教過補校,從三年級帶到國小畢業。他發現,補校學生不論本地中老年人或是新住民,由於自願就讀,比一般學生認真,也更尊敬老師,畢業後往往還有連繫,讓老師教得更起勁,鼓勵學生繼續進修。
以四十六歲印尼華僑李雲霜為例,十六年前嫁到台灣,先生在幾年後去世,行動不便的她,要獨力撫養兩名孩子與婆婆。為讓求職與教養小孩更順利,她一路從國小、國中補校,讀到新北市莊敬高職進修部餐飲科畢業,還考取四張證照,學以致用,透過家扶中心協助,在莊敬高職附近開小吃店,師生常光顧。
李春芳說,有位《挪威日報》駐台政治線記者,娶了台灣妻子,在台定居,也到大豐國小讀補校,念了三年畢業。
李春芳表示,也有中年日本籍配偶讀補校,中文念得太好,回到日本被親友笑稱講日語有台灣腔。去年日本文部科學省組團來台觀摩新住民教育,這位大豐國小日籍校友還當翻譯,幫了學校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