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玉,漢字部首之一,象形字,本義為「溫潤而有光澤的美石」,甲骨文像一根絲繩串著三片玉石的形狀;金文、篆文的三橫間距相等,與「王」字相似;到了隸書,為了與「王」區別,才多加一點指事符號,變成指事字。白話版《說文解字》:「玉,最美的石。字形像三塊玉片的串連。—,像玉串的貫繩。所有與玉相關的字,都用玉作邊旁。 」
玉,是一種表面呈現半透明狀,溫潤堅硬且有光澤的美石,如寶玉(珍貴的玉)、碧玉(含鐵的石英石)等,由於質地堅硬表層光潤,所以常用來當作飾品或雕刻材料,例如玉璽(君主的印信,用美玉刻成)、玉簪(玉製的髮簪)。因為玉做的東西,通常具有珍貴精美的價值,所以也用來形容珍貴稀有的事物,比如錦衣玉食(指華美的衣食)、玉液瓊漿(比喻香醇的美酒),用玉來形容,多指精緻且價值昂貴的物體而言。
因為人們使用精緻的器物,能襯托出自我身價的不凡,因此在尊稱他人的身體或言行時,也使用玉字,比如玉體(尊稱別人的身體)、玉照(尊稱別人的照片)等。而一般人總是對美女特別禮遇,再加上玉具有潔白美好的特質,所以用「玉手」來形容女性的手潔白如玉;用「玉容」來形容女性美麗的容顏。
《三字經》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是說,玉石如果沒有經過精雕細琢,就不能成為精緻的玉器,比喻人沒有經過教育的洗禮,就不可能有所成就。因此玉字又具有培養、鍛鍊的意思。此外,古人愛玉,認為它是美好的,所以若助人完成某事,就說「玉成其事」。
人經由玉提高了自身價值,也創造了更文明的生活。「玉」字在漫長的中國文明史上,標示了物體從純粹的使用,提升到賞心悅目的價值。可以說,玉烘托了人,也琢磨了歷史。
來玩猜字謎:
左邊一塊玉,右邊一塊錢,
兩個在一起,小孩最喜歡。
答案:「玩」。左邊一塊玉,就是玩字左邊的玉部。右邊一塊錢,一塊錢的另一個說法為一元,所以右邊為元。兩字合起來就是「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