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秉明,開設「校園綠色廚房」通識課程,帶領學生下田種菜、煮菜,年年爆滿搶修。圖/宋秉明提供
【本報台北訊】花蓮縣東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秉明,全國首創開設「校園綠色廚房」通識課程,年年爆滿搶修,從有機農田到健康餐桌,下田、做菜樣樣來。他在校內經營「綠色實驗餐廳」,作為食農教育平台,專門收購賣相不佳的B級品,被學生封為「B咖教授」。
「校園綠色廚房」這門課很特別,上課地點不侷限在教室,廚房、田間都是上課場域。「對自己健康、對環境友善」是課程兩大主軸,除了讓學生進廚房「洗手作羹湯」,也回到食物生產起點,讓學生下田種菜,體驗有機栽培的艱辛。宋秉明表示,綠色實驗餐廳開設前,學生都是到他家廚房做菜。
「校園綠色廚房」自二○一○年開課以來,選修人數年年爆滿,每學期預計只收六十人,卻都吸引超過百人搶修,甚至有一年還來了一百八十人。
「校園綠色廚房絕對是營養學分!」宋秉明說,這堂課沒有期中、期末考,但他規定學生要看兩套關於「日本食育」的漫畫,一是《夏子的酒》,另一是《玄米老師的美味便當》。他有自信地說,這堂課號稱「營養學分」,不是拿高分,而是以「吃」為核心,讓學生攝取飲食與生態養分。
為籌備這堂課,宋秉明六年前向在地農夫學種菜,還與老婆經營網拍賣菜,但發現菜很難賣,他就拉研究生一起在校園賣有機便當,進而開設通識課「校園綠色廚房」和「綠色實驗餐廳」,讓師生吃「好飯」。
宋秉明說,「綠色實驗餐廳」跟二十二家農委會驗證的有機農場合作,食材來自花東縱谷,是用友善環境方式耕種產出的有機農作物,前總統李登輝、李遠哲都吃過。
宋秉明表示,他專門收購賣相不佳的B級品,「雖然不好看,還是好東西。」他還秉持公平交易精神,收購價格比市場行情高一成。
課程助教秦郅煜說,一般課程的老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沒接觸就沒感覺,這堂課強調「做中學」,親身到田裡拔草、種菜,課後很多學生會留下來與其他人切磋。
開在周一的課,通常翹課學生多,但「校園綠色廚房」的出席率卻很高,因為大家都覺得很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