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不良膝蓋痠痛 中醫整復 |2014.12.04 語音朗讀 39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醫師王亭云建議,久坐族可多做腳往後叉的伸展運動,翹腳往下壓的伸展運動,正確坐姿肩膀要放鬆,雙腿併攏,也可輪流將單腳往後。 圖/趙容萱 中醫師王亭云建議,久坐族可多做腳往後叉的伸展運動,翹腳往下壓的伸展運動,正確坐姿肩膀要放鬆,雙腿併攏,也可輪流將單腳往後。 圖/趙容萱 中醫師王亭云建議,久坐族可多做腳往後叉的伸展運動,翹腳往下壓的伸展運動,正確坐姿肩膀要放鬆,雙腿併攏,也可輪流將單腳往後。 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二十四歲林姓女子近二年常膝關節痠痛,多走幾步路就腿軟,甚至嚴重到失眠,經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王亭云求診,研判因姿勢不良,常翹腳、站三七步,確診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中藥搭配針灸、整復、調整姿勢獲改善。 王亭云建議,預防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上身,平時應避免久站、久坐,每半小時,找時間動一動手腳、喝水、上廁所,坐姿力求正確,肩膀放鬆,避免翹腳、交叉腳,坐時腰部要有靠、穿平底鞋等,運動後,也要記得做緩和運動。平時多做腳向後交叉、同側手往反方向伸展,或坐著輪流翹腳、身體往下壓的伸展運動,也能加強核心肌群強化運動。 林姓患者表示,她從二年前還在念大學時,就常膝蓋痛,包括髕骨(膝蓋上方骨頭)周圍痠痛、膝內緣壓痛、會發出喀拉聲響,原不以為意,後來愈來愈嚴重,久坐、蹲跪、上下樓梯等更痛,對溫度變化也很敏感,尤其變冷、下雨天苦不堪言。 王亭云說,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俗稱跑者膝,或髕骨外翻,它並非老年人專利,青壯年也常見,造成原因除了長短腳、扁平足、先天骨盆歪斜或外傷等以外,不少患者是久坐、久站,或長期姿勢不良。治療除了中藥、針灸、整復,也需配合居家運動和維持良好姿勢,才能減少發作頻率、甚至治癒,若置之不理,膝關節易提早退化。 前一篇文章 吃藥傷胃配胃藥 3成學童觀念錯誤 下一篇文章 【中醫養身館】男性更年期調治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5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6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7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葡萄牙纜車脫軌 至少15死2025.09.0510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今年百日咳累計44例 近10年新高秋天戴口罩保護呼吸道 別忘補充維生素D與鋅隔夜菜切勿反覆加熱 細菌滋生恐危害健康補充維生素C強健頭皮 多吃芭樂調整皮脂分泌養骨本防骨鬆 均衡飲食、多運動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