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姿不良膝蓋痠痛 中醫整復 |2014.12.04 語音朗讀 39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醫師王亭云建議,久坐族可多做腳往後叉的伸展運動,翹腳往下壓的伸展運動,正確坐姿肩膀要放鬆,雙腿併攏,也可輪流將單腳往後。 圖/趙容萱 中醫師王亭云建議,久坐族可多做腳往後叉的伸展運動,翹腳往下壓的伸展運動,正確坐姿肩膀要放鬆,雙腿併攏,也可輪流將單腳往後。 圖/趙容萱 中醫師王亭云建議,久坐族可多做腳往後叉的伸展運動,翹腳往下壓的伸展運動,正確坐姿肩膀要放鬆,雙腿併攏,也可輪流將單腳往後。 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二十四歲林姓女子近二年常膝關節痠痛,多走幾步路就腿軟,甚至嚴重到失眠,經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師王亭云求診,研判因姿勢不良,常翹腳、站三七步,確診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中藥搭配針灸、整復、調整姿勢獲改善。 王亭云建議,預防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上身,平時應避免久站、久坐,每半小時,找時間動一動手腳、喝水、上廁所,坐姿力求正確,肩膀放鬆,避免翹腳、交叉腳,坐時腰部要有靠、穿平底鞋等,運動後,也要記得做緩和運動。平時多做腳向後交叉、同側手往反方向伸展,或坐著輪流翹腳、身體往下壓的伸展運動,也能加強核心肌群強化運動。 林姓患者表示,她從二年前還在念大學時,就常膝蓋痛,包括髕骨(膝蓋上方骨頭)周圍痠痛、膝內緣壓痛、會發出喀拉聲響,原不以為意,後來愈來愈嚴重,久坐、蹲跪、上下樓梯等更痛,對溫度變化也很敏感,尤其變冷、下雨天苦不堪言。 王亭云說,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俗稱跑者膝,或髕骨外翻,它並非老年人專利,青壯年也常見,造成原因除了長短腳、扁平足、先天骨盆歪斜或外傷等以外,不少患者是久坐、久站,或長期姿勢不良。治療除了中藥、針灸、整復,也需配合居家運動和維持良好姿勢,才能減少發作頻率、甚至治癒,若置之不理,膝關節易提早退化。 前一篇文章 吃藥傷胃配胃藥 3成學童觀念錯誤 下一篇文章 【中醫養身館】男性更年期調治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3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04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2025.11.0305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2025.11.0306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2025.11.0307【傾聽你我他】別為金錢傷感情2025.11.0308看見 電子 穿牆而過 2025.11.0309【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2025.11.0310【民俗資產】 山林守護者:阿里山受鎮宮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飲食調理養肺潤燥 立冬防咳、過敏攝取益生菌腸保健康 泡菜味噌納豆好菌多中藥本草文化節 11月8日故宮南院登場立冬宜養腎固元氣 和緩運動避免熬夜學童當小農 種出玉米窗簾食物燒焦、蔬菜久煮 烹調不當破壞營養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