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前總統登輝往「中間偏左」方向靠近的大動作,震撼政壇,藍綠陣營各有解讀,但這位有「政治精算師」之稱的老帥,心中如何盤算,其實並不重要,因為普羅大眾所關心的,乃是能否在如此對立、詭譎的政治氛圍中過好日子?能否安居樂業?
若李的大動作僅屬政黨的惡鬥,或瓜分票源、擴大版圖,為下屆立委選舉、總統大選圖謀,甚至為歷史留名等,而未有實現改善人民生活,一再縱容貪腐、黑金、白金政治的掏空現象,縱有雄心壯志和鴻圖也無濟於事,畢竟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
台灣政壇的最大特色,就是政治人物都「善變」,常以「昨非今是」的說辭詮釋,也常以時代在變、潮流在變、環境也在變,作善變的正當性。如翻閱目前檯面上政治領袖的錄影帶或「嘉言錄」,言行均有變化,只是老帥學富五車,和跳躍式的思維,要比他們強,因此所謂「政治是高明的騙術」,端視功力如何罷了,故彼等善變不足為奇。
人民對高空盤旋的政治理念、路線或策略,並不懂也無興趣,因為政治人物的高來高去,迄今未能能落實人民的福祉。像日本過去的派閥政治形同「白金或分贓政治」,視人民為芻狗,致民怨四起,但一九八九年至今,就換了十一個首相,大都時間短,小泉純一郎雖連任三次,也不過四年多,說明日本因民智開啟、自主意識抬頭,已不容政治人物和政黨圖謀私利,胡作非為,乃藉選票不斷「輪替」,使得東瀛政壇較以往乾淨多了,老臉孔也少多了。
但台灣的政治人物和政黨,卻一直停留在玩「翻雲覆雨」的伎倆,而選民卻始終不知自己才是「主人」,淪為任人擺布,落得連維生、安全都成問題,能怪責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