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李登輝日前接受周刊訪問時說,他不是台獨,也從未主張台獨,因為台獨是退步的、危險的,並批民進黨、陳總統製造「台獨假議題」和「喊新憲法」騙老百姓。
在兩岸政策上,李老先生說經濟原本是雙向,民進黨卻變成單向,政策沒有方向,資金無法回流,因此主張大膽開放中資來台和大陸客來台觀光,他說這不是善變,而是因應社會的變化,要有新的配合。
這些話出自曾任總統十餘年李老先生之口,聽來格外震撼,他對兩岸政策的大轉變,則說明了形勢比人強,誰也無法阻擋,也是經濟永續發展、人民求生存不能不走的路,這是他這次對時局批判中,最具積極意義之處。
有家報紙報導,李老先生撻伐之前,曾與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深談四個多小時,李、許二老是知交,許是否有能力一夕之談就改變老朋友想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許的生意人身分及本色,許原是台獨老將,兩年前寫信公開支持中共的「反國家分裂法」,等於重打了台獨一巴掌,之後更說「晚進大陸一天就少賺一億元」,這種務實行動就是商人本色,而在李老先生的思維地圖裡,則屬處女地。
再就台灣商業地圖來看,有所謂「北台塑,南奇美」之說,台塑不僅殺進中南部(如麥寮),更比奇美早西進大陸,若非政府作梗,台塑在大陸的風光絕不下於現今的鴻海集團,而鴻海集團則完全是在大陸起飛的。這種種鮮活事實,相信許、李兩人看在眼裡,應是感觸良深,因此李才會說因應社會變化要有新配合。
「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筆者認為,李前總統過去的言論不必在意,他提到的陸資與觀光問題,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已成定局,要留意的是,我們要拿什麼、用什麼方式招呼他們,而關於開放陸資來台,則須政府積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