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護生畫集】 鷇弱故反之
書法/朱幼蘭
文/林少雯
景公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聞之不待請而入見,景公汗出惕然。晏子曰:「君胡為者也?」景公曰「我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晏子逡巡北面再拜而賀之:「吾君有聖王之道矣。」景公曰:「寡人入探雀鷇,鷇弱故反之。其當聖王之道者,何也?」晏子對曰:「君探雀鷇,鷇弱故反之,是長幼也,吾君仁愛,禽獸之加焉,而況於人呼!此聖王之道也。」
——〈說苑〉
這是一幅齊景公愛惜幼鳥的歷史故事。
齊景公,是春秋時齊國的國君。齊景公和國相晏嬰之間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晏嬰被後世人尊稱其為晏子,是春秋後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一生侍奉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位國君,輔政長達四十餘年。他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於世。
此幅畫中,景公提著竹籃,登梯爬樹,為的是想捉樹上小鳥來玩樂。他爬上樹,發現巢內的小鳥,還不能自行覓食,尚需要母鳥餵養,他心想,這小鳥玩不得,沒有母鳥餵牠食物,很快就會餓死,他心中慈悲心生起,於是將小鳥放回巢中。
晏子聽說了這件事,就主動進宮求見景公。景公見到晏子,感到有點憂慮和警惕,驚得他出了一身汗。因為晏子每見景公有不符合君主的行為,都會進諫。
有一次,景公想為死去的愛犬訂做棺木,並舉行隆重葬禮,就被晏嬰勸阻;景公的愛馬暴斃,他憤怒的下令將馬夫處死並支解,也被晏嬰勸阻。他心想,我今天爬樹捉小鳥,這位諫臣是不是又要數落他什麼了?
晏嬰果然請問景公:「國君啊,您為什麼要將幼鳥放回巢呢?」景公回答:「這些鳥太小了!」晏嬰向後退了幾步,面向著北
方以臣子之禮跪拜景公,說道:「吾君有聖王之道矣。」
景公問他:「雛鳥太過幼小,寡人將牠放回巢中,這與聖王之道有什麼關係?」晏嬰回答說:「雛鳥太過幼小,君主放過牠,此舉可以讓幼鳥有機會長大,君主啊!您的仁愛之心,能加之於禽獸,何況人乎!這就是聖王之道啊!」
「鷇弱故反之」,強調的是景公愛惜幼小生物,讓其有機會成長,這種慈悲仁愛的表現,符合聖王的條件。
(鷇,ㄎㄡˋ, 尚需母鳥餵食的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