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年將屆,民眾都會採購年貨、年菜,有一群畜產、家禽、海鮮及肉類加工等領域專家指出,部分五星級飯店的年菜名不副實。
由於是歹年冬,荷包縮水,商人為因應「物美價廉」的需求,不免「偷工減料」,甚至採用低廉且未必符合衛生標準的物料,讓消費者表面上賺到便宜,卻品質低劣,甚至吃到「黑心食品」。
事實上,來路不明的年貨、年菜甚多,也防不勝防,要衛生單位全面嚴檢,也無此人力和設備,消費者最好節約以自求多福,無須為過年浪費太多,即使要採購,也要知所謂賠本生意無人做,須有「一分錢、一分貨」的觀念,以貨真價實為主,不能因貪便宜;而且採購應事先有計畫、審慎選購,並須弄清楚來源或廠商、標示,特別是從彼岸走私來台的食品不少,更要小心辨識,並弄清何家業者買賣,俾便事後追查。
政府衛生檢驗部門必須上緊螺絲,有具體作法認真抽查,及早公布結果,以保障大眾健康,不能將此重要節日虛應故事,等到發生問題再來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