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玟儀/宜蘭縣宜蘭高中三年十二班
從小到大,不知閱讀了多少歷史故事,有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有激勵人心的偉人傳記,有短兵相接的戰爭史書。每每讀到項羽對戰劉邦這回,心中總會激起陣陣漣漪,如果當時項羽沒有選擇自刎,而是頑強抵抗到最後一秒,那麼最後勝利的依然還是劉邦嗎?
項羽的選擇是最容易的尋求死亡,只要接受死神的擁抱,他再也不用打仗,再也不會覺得愧對於誰。如果我有一台時光機,如果我能回到當時他自刎前的那刻,我會請他三思,死了固然容易,卻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活著縱然辛苦,但不放手一搏,怎會知道誰是最後的贏家?
我知道,項羽必定會告訴我,他再也沒有機會了,局勢早非他能掌控,若是不自我了斷,屆時要臣服於劉邦腳下,受盡各種冷嘲熱諷,那麼他寧可死得有尊嚴。而我會鄭重的告訴他,為了「更長遠的利益」,活著才有機會扳回一城,活著才能為明日作打算。我還會告訴項羽「句踐復國」的故事,唯有忍耐才能奪回本屬於自己的江山。縱然大勢已去,亦可以丟棄各種得失回歸鄉里,做一介平凡的農夫,過平凡的日子,不也比自刎更有價值嗎?
如果當時……每每想到這些,我總是五味雜陳,但逝者已逝,無論怎麼呼喚,故人永遠不會回頭,我們唯一能替項羽做的,就是不要步上他的後塵。
這世上,沒有什麼事情解決不了的,非得一定要犧牲寶貴的生命嗎?來日方長,不去努力,怎麼曉得自己做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