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裡的閩南語】 佛陀講經在晡時

陳俊明 |2014.11.07
2750觀看次
字級

文/陳俊明

佛陀自從度了五比丘之後,開始不斷說法、指導禪修,而依據東漢支婁迦讖所譯之《般舟三昧經》,與南朝宋求那拔陀羅所翻譯的《雜阿含經》的記載,佛陀習慣於「晡時」說法,佛弟子也慣常於「晡時」集合到佛陀座前來請佛說法。

但「晡時」究竟是何時?又是怎麼來的?較早文獻有《淮南子.天文訓》:「日至於悲谷,是謂晡時」,指日照至較卑低的谷地時即是「晡時」;《漢書.五行志》:「日中時食從東北,過半,晡時復」,是指日蝕發生的時間與方向。

《淮南子》為西漢淮南王劉安偕門客所作,後書為東漢班固所著。「晡時」指的是下午三時至五時,為漢朝所使用的十二時辰之一。依晉朝杜預所著的《左傳注》,十二時辰依序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據考證,十二時辰發源極早,自西周時就已使用,而漢、三國、晉、南北朝均仍沿用此十二時辰,至姚秦鳩摩羅什翻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開卷語 :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入舍衛大城乞食」,則用到了「食時」。

又依據佛經的記載,並比照翻譯佛經的漢朝至晉朝的時辰制,我們可以了解佛陀與弟子們食時(上午七時至九時)托,日中(中午十二時)前食訖,日昳(下午一時至三時)禪修,晡時佛陀說法或弟子們請法,生活是十分健康規律的。至今南傳佛教之泰國與斯里蘭卡的僧團,平日仍依照此制 : 食時托缽,日中一食,日昳禪修,晡時即由大法師上課說法。

然而,閩南語裡頭卻仍保留了整個「晡時」的用詞,只是加上一個「下」字改稱為「下晡時」,其「晡」字注音為(ㄅㄛ3)第三聲,國際音標與《漢語方音字匯》之廈門音同為(.pɔ)。「下晡時」發音即(ㄟ3 ㄅㄛ3 ㄒㄧ2),其國際音標為(ě .pɔ xī),在閩台地區,此語依然為流行不輟的時間詞。

按 : 《般舟三昧經》譯有二部,本文所引用者又名《現在佛悉在前立定經》,共二萬三千餘字,計分十六品,且稱大品。另一部不足八千字,僅分八品,故稱小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