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跑一季

王岫 |2014.11.03
1373觀看次
字級

文/王岫

鳳凰颱風一過,酷熱三、四個月的天氣,突然轉涼了,這颱風彷彿是個分水嶺似的,台北從此由暑夏進入秋天。

晨起,又到附近的中學操場跑步,除了肌膚已有絲絲冷涼的感覺外,繞經跑道的一端,見到右側那四株鳳凰樹,原本燦爛如火的花朵,不知何時,竟然消失不見了。

夏天的腳步似已沓然而去,而我發現,自己竟然持續慢跑了一個季節了。所謂持續,也不是天天來跑,我也知道慢跑原則,一周最好跑五休二,免得肌肉過勞,反造成運動傷害;雨天,當然也跑不成,睡過頭,超過學校開放時間,有時也只得中斷了。但大致來說,這一季,還是我人生史上,能賡續慢跑最長的一段日子了,算算里程,大概跑了二百五十公里左右。

對經常在跑馬拉松的年輕同事森豐兄或小坤哥而言,這紀錄應該是個笑話。但對今夏才開始穿起慢跑鞋,年屆「三聲無奈」(上公車悠遊卡會響三聲,你就知道幾歲了)的我而言,還是頗為珍惜這紀錄。

初老之齡才習跑,當然有人曰不宜,說對膝骨或關節不利。但因著平常參與的羽球社團,今年暑假因整修體育館,休息三個月,為了保持讓身體有點運動量,七月開始,我還是試著開始學習慢跑。

初開始,我跑個一圈,幾天以後,再跑兩圈,後來三圈、四圈的進展,到九月底時,我可跑八圈,三點二公里了。我平常雖常健行走路,但慢跑後,卻覺得運動量還是有差別,至少,對肺活量的提升,慢跑還是有助益些。

但我發現慢跑似乎還有別的哲思。首先就是毅力的考驗,跑到第二、三圈,似乎是最累的時候,你開始會想,算了,今天就跑這些了,但如果你忍下來了,繼續跑下去,過了三、四圈,前頭似乎就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於是你開始想跨越昨天的四圈紀錄,向五圈、六圈進展;我目前的八圈,就是這樣累積一季的毅力而來的。但我知天命,年齒已大,不宜為拚紀錄率然馬上再突進,就先維持在最多八圈的紀錄上,如果當天身體狀況不佳,也可減少幾圈。

不似打羽球要經常有球友吆喝似的嘉年華氛圍,慢跑其實是最孤獨而無聊的運動,特別是只在運動場上繞圈圈,手指頭數著跑幾圈了,更應是乏味到頂的體能消耗。法國哲學家葛羅斯(Frederic Cros)曾讚頌:「步行是最好的漫遊方式,它只需要兩條腿……一旦你選擇步行,重點就不在你走多快、多遠,而在你較能看到天空的精采絢麗,路邊風景的優美壯觀。步行並非競賽。」若與葛羅斯所言相較,慢跑也只靠兩條腿,但若非在公園或河濱步道跑,幾乎看不到優美風景,但天空的精采絢麗,倒也是經常看得到的,還有,季節的變化,你也感覺出來,否則,我怎知鳳凰樹的花朵謝了呢?

在操場跑步,畫好圈線的跑道,也讓你不必太注意路況的安全,腦袋可暫時呈現一天當中難得的一片空白,只看著天上的藍天、白雲;大約二十幾分鐘的跑步,你也可構思一些事情或計畫,這是你精神上完全平靜的自己——雖然筋肉一邊在不平靜的操勞著。我看到同在操場上運動的一些中老年者,他們是「走」操場,而且三三兩兩,邊走邊聊天,這可能失去「自我」的那一部分時光,而慢跑讓你孤獨,卻也讓你多一分自我沉思的時光。

但我贊成葛羅斯說的「步行並非競賽」,於我如此長者,慢跑也不是競賽。我製造了八圈紀錄,以後我可視體能狀況,再加一、兩圈,但身體老化了,減少幾圈也可。冬天來了,不宜太早起來,改成黃昏跑步也可。

一切隨緣,隨身體、隨大地運轉,應是如我長者慢跑之心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