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葡萄牙人五百年前成為第一個與中國進行海上貿易的歐洲國家,葡國北部一個小城現正指望年輕人能在這個亞洲大國的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這座名為聖若昂達馬德拉(Sao Joao da Madeira)的工業小城,如今規定八歲和九歲的學童必須學習中文,目的是要讓他們擁有這項競爭利器,以協助將其產製的鞋類銷售至中國大陸。
致力擺脫六年衰退危機的葡萄牙政府,正仔細關注這座小城的試驗成果,以評估這項舉措是否能夠應用於全國。
聖若昂達馬德拉市教育顧問南特(Dilma Nantes)說:「通往全球最大市場的鑰匙,就是中文。」
這些學童似乎也樂在其中;一名九歲學童說:「我想看看萬里長城。」他的同學則說:「中文沒有特別困難。」
王姓華裔教師微笑著說:「他們年紀小,學習速度快。」
製鞋業是葡萄牙歷史悠久、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一九七五年,全葡萄牙製鞋企業有五百家、從業人員一萬五千人,至一九九○年代中期發展到頂點。近幾年,僅管歐洲經濟連續出現下滑,葡萄牙製鞋業卻逆勢成長;二○一三年,出口額超過十七億歐元,比同期增長了百分之八。
葡萄牙出口至大陸的品牌鞋款,從二○一一年的一萬雙攀升至二○一三年的十七萬雙,銷售額達到五百四十萬歐元(約新台幣兩億六百一十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