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平均要再工作到六十一歲才退出職場正式退休,換言之,在辦理退休後的七年內仍處於退而不休狀態。
就業市場對中高齡的友善度不佳,加上國人對於退休後高齡社會制度的不安,使得上班族在屆退時期面臨了「進退兩難」的窘境。職場專家何啟聖分析,工商業服務的工作者,長期處在高度競爭環境、工作壓力大,加上金融從業人員退休制度相對健全,驅使員工萌生「湧退」念頭;反觀百貨/販售人員,由於工作內容相對單純,且隨著年紀增長,銷售技巧與口條愈加純熟,反而成為從業人員的最大利器,職場壽命因而相較其他行業長久。
何啟聖指出,現行勞退及勞保退休金,都有「年金」及「一次性」的方案可供上班族請領,以符合退休族多元的退休生活規劃,使得上班族對於勞工退休制度更具期待。而錢滾錢的「投資理財」,成了退而不休的「半退族」最青睞的賺錢方式,除了較常見的「以房養老」當包租公/包租婆收租之外,金融投資商品的多元,也成為「半退族」的重要收入來源。
文字工作或從事顧問職,除了工時彈性自由之外,亦屬「知識性」工作,不受體力及體能限制;以咖啡廳或民宿開創事業第二春,則更具備了「圓夢」的概念,讓半退人士能運用現有資源拓展人脈並自我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