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葉恭綽
同生今世亦前緣,
同盡滄桑一夢間;
往事不堪回首問,
放生池畔憶前愆。
——元‧趙孟俯〈放生詞〉
此幅〈放生池畔憶前愆〉的護生圖,看來雖然有些兒悲涼,但細品此文字,卻令人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體悟。
漫畫中的主角,是位中年男子。他站在放生池畔的放生碑旁,雙手揹在背後,凝視著剛被他放生的魚兒,在水中自在優遊。
男子的神情是凝重的,似乎若有所思。可以想見男子此時心中的千迴百轉,正如此畫的題詞所言:「同生今世亦前緣」。他心中想的是剛剛獲得新生的那幾條魚,跟他同時生在這個世間,能讓他遇見,他也能一時心中生起慈悲,從魚販手中買來放生,這分明是他與這些魚兒有著很深的緣分!這樣的緣分應是來自前世所結下的緣吧!
可能這位男子前世是魚,今生轉世為人;而他放生的這些魚,有的前世是人身,今世落入畜生道投身為魚;男子放生的魚,前世為人時,曾放生過男子的前世魚身;今世與恩人再相逢,男子已是人身。見到恩人分外感懷,那一時的慈悲心起,不是沒有來由的,也絕不是偶然的,應該是一種心電感應,讓男子毫不遲疑地買魚來放生。
男子活到中年了,紅塵煩惱,人事滄桑,恍如一夢,往事不堪回首問;世間許多愛恨情仇、無明糾纏,當你走過,再回頭望去,真的如同夢境一般,不管是歡笑愉悅,或淚痕斑斑,全都已空,只存在記憶深處。
站在放生池畔,男子思前想後,回憶起這一生經歷過的人事物,走過的康莊大道和崎嶇路,路上留下的幾許旅痕;真的宛如一場春夢,這睡夢和夢醒間,又留下了什麼?
他似乎突然看透也想通了,想起這一生犯了許多錯,造了許多業,也想起佛教三世因果的義理,深知罪業難逃,從現在起趕緊造福悔過,為來生做些補救吧!
此幅圖文藉由一位男子的懺悔,表現佛法中的輪迴思想,以及儒家的內省功夫,因回顧前塵而頓發善心。生死道上循環無端,大夢難醒,難怪往事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