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護生畫集】 雞撫群雛爭護母 貓生一子宛如娘

文/林少雯 書法/葉恭綽 |2013.05.08
2577觀看次
字級

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

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百鳥豈無母,爾獨哀怨深,

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

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

慈烏復慈烏,鳥中之曾參。

───唐‧白居易 〈慈烏夜啼〉



這幅漫畫,畫面美好和諧;胖嘟嘟的可愛小雞,團團圍繞著母雞,簇擁著心愛的媽媽;愛撒嬌的小貓,想要母親的擁抱,想要鑽進母貓懷中吸吮奶水。

雞媽媽和貓媽媽這兩位慈母,溫婉專注的氣質,就像天底下最慈愛的媽媽那樣美麗可親。豐子愷先生以柔和圓潤的筆觸,畫出母雞和母貓的幸福家庭,更添加此畫的柔美。

畫題〈雞撫群雛爭護母,貓生一子宛如娘〉,真是有意思!母雞生來就懂得撫育小雞,小雞也爭搶著在媽媽身邊,亦步亦趨;母貓生了小貓,立刻就有了做母親的樣子,知道疼愛小貓。這是動物的天性!

白居易的〈慈烏夜啼〉詩,敘述慈烏失去了母親,不斷的啞啞哀叫著;守著與母親相依棲息的樹林不肯離去。每到半夜就哀啼,聽到的人都不禁難過得流淚。慈烏的哀鳴聲,說的是自己未能盡到孝養母親的心聲。所有的鳥都有母親,為什麼慈烏獨獨如此為喪親而悲痛!

慈烏的心,是多麼孝順,多麼不捨母親的離世啊!牠還沒來得及孝養母親,母親竟然就辭世了!漢朝韓嬰在《韓詩外傳》中所言:「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此時的慈烏正是這樣的心境啊!

白居易詩中指責戰國時候一名叫吳起的人,說他母親辭世時都沒能回去奔喪,這樣不孝的人,連禽獸都不如,跟孝順的慈烏真是不能相比啊!

白居易慨歎地說道:「慈烏啊慈烏!你真是鳥中的曾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