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四第六屆星雲真善美新聞傳播獎」傳播貢獻獎得主—柴松林、李濤、前央視主播柴靜。
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二○一四年第六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得獎名單昨日揭曉。為了讓世間更多真善美事例被發掘、被傳頌,今年特別變更辦法,以評比報導計畫取代成品徵選,共選出「傳播貢獻獎」柴松林、李濤、柴靜三位得獎人和十組「社會前進獎」得主,頒贈獎金總額達六百二十萬元。贈獎典禮定十二月七日在台北市公務人力發展中心舉行。
具有淨化人心、匡正風氣和擴大視野等影響力的「傳播貢獻獎」,本屆由柴松林、李濤、柴靜等獲得。《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教授有「台灣社會的良心」、「台灣最有影響力的人」之譽,高齡八十的他仍不斷以文章及演講啟迪人心、提升民智,可謂實至名歸。
李濤開創台灣電視的Call-in節目、政治評論時代,二十年來不斷挑戰自我,目前再以TVBS關懷台灣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的身分,投入公益並製播《善耕台灣》,發掘真善美的故事。
「傳播貢獻獎」另一得主是大陸前央視主播柴靜,她有一段深刻的話:「新聞是我的一種生存方式,記者的天職就是要調查事實真相。」長期投入調查採訪,她的努力也獲得評審的肯定。
「社會前進獎」十組得獎團隊中,其中東森新聞的舒夢蘭,《聯合報》的梁玉芳及漢聲廣播電台的胡宥佳都是二度獲獎,蔚為佳話。
主辦單位指出,台灣設有不少卓越具代表性的新聞獎,均以見刊或播映的作品做為評選標的,而「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則以與時俱進理念,針對現代傳播實務不斷修改執行方式,先是放寬媒體的類型至網路、移動媒體、微電影等,再將新聞獎更名為傳播獎,本屆更採行以報導計畫取代既有作品的評選新制,期能鼓勵傳播從業人員能發掘更多真確良善的素材,進而獲得完成報導的經費。
主辦單位表示,新的評選辦法讓一些參與者在不甚了解情況下,無法提交合宜的報導計畫,也致使「社會前進獎」部分項目,未能足額給獎。四大項目中成績最好的是「台灣善良感人事蹟」,由三組廣播團隊和一位報社記者入選,規畫的報導題材涵蓋了對弱勢團體的關懷、突顯善心小民。
「真善美的新聞」項目,很巧合地評選出代表「真」的《法庭真相》、映現「善」的《可食地景》、呈現「美」的《台灣之美》三個計畫報導,都是饒富創意的主題。
「兩岸和諧交流」項目則只有《破冰—辜汪會談密檔》一件入選,而「拓展國際視野」項目的兩件入選計畫,不約而同表達了對環境永續問題的關切,分別從人類的能源、糧食危機,及經濟和環保如何求取平衡點的角度切入。
「二○一四年第六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得獎公告訊息,請參閱「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網站:http://www.vmhytrust.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