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臉譜 跳脫賣東西層次 冠軍量販店好事不斷發生

李碧華 |2014.10.25
1159觀看次
字級
張嗣漢營造好的環境來幫助員工,助人自助,成為一個良性的循環。圖/陳柏亨

文/記者李碧華

十一月到了,「好市多」全台分店將例行推派各組人馬,分頭進行部門內部勸募。不約而同的,大家在員工休息室擺上愛心樹,只要捐款人數增加、愛心樹上的貼紙就會跟著「茁壯」,讓原本樸素的辦公室流露出動人的溫暖。

「好事做多了,一定會累積出更多的好事。」總經理張嗣漢讓這全台銷售冠軍的量販店好事不斷發生,喜事也連連。員工無不說:「愛心是會傳染的,若能率先捐出,別人也會跟著付出心意,激出熱情。」

四歲就隨家人移民到美國,張嗣漢曾是台灣籃壇最閃亮的一顆明星,老球迷只要聽到「張嗣漢」的名字,就會想到肌肉結實的他在籃下一躍而起,灌籃得分的經典畫面。他統籌這長達一個月的勸募活動,是延續了美國總公司精神,提出最高金額七十萬的相對捐,員工捐得愈踴躍,公司就提撥愈多的營業所得。「跳脫賣東西的層次,為消費者提供的是一種Lifestyle,人們可以獲得樂趣,同樣的也滿足員工。」

張嗣漢說,「好市多」追求的是與社區的共好,營造好的環境來幫助員工,因為員工健康開心,就可以去幫助別人,讓助人、自助成為一個良性的循環。「公司從不強迫員工捐款,捐多、捐少都很好,最重要是要有參與的精神。」

一九九五年,他奉派來台展店,為了讓台灣消費者接受美式量販店繳交會員費的價值,發揮了十足的耐心與堅持,足足等了五年才贏得顧客的認同。

顛覆一般企業「賺錢從不嫌多」的做法,張嗣漢澈底執行總裁兼執行長吉姆‧辛尼格(Jim Sinegal)所制定的全球策略之一,即堅持毛利率上限為百分之十四,該公司還因此被《快速企業》(Fast Company)雜誌形容為「重視顧客與員工甚於股東的企業」。

不同於多數企業會去贊助當紅的運動員,張嗣漢認為,與其贊助短期,不如選擇幫運動員轉換職涯,「不要錦上添花,等球員需要工作,再來找我。」另一方面,他希望取美國「Life Coach」經驗,邀請社會上有成就的人跟年輕人分享自己的經驗,「如果年輕人過得好,我們社會就會更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