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不少愛美女性,流行喝紅豆水或薏仁水消水腫,營養師分析,紅豆與薏仁所含營養素,確可補充流失的維生素B群,排除過多的鈉,有效舒緩水腫。但有慢性病患者,仍須請醫師評估是否適合後,才能飲用。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表示,水腫起因於「鈉」滯留體內,人體有「留鉀排鈉」機制,鉀可幫助鈉排出,鈉會抓水,鉀攝取多,鈉就會排除,緩解水腫症狀、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外食族、重口味者,可多吃高鉀食物。
她強調,減鹽減鈉之道,除了飲食清淡,少吃加工食品,多吃高鉀食物,包括紅豆、綠豆、黃豆、黑豆、金針菇、草菇、柳松菇、小洋菇、木瓜、奇異果、聖女小番茄、玫瑰桃、香蕉、楊桃、山藥、黃帝豆、海帶、全穀食物等。
劉怡里提供簡易自製紅豆水,將有機紅豆洗淨裝進燜燒杯或密合度良好的真空保溫杯,倒入熱開水,燜約半天,倒出來的清液,就是紅豆水。瀝出來的豆渣可和米飯一起煮,就不會吃到多餘熱量。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說,紅豆水如果只有些許混濁,少量溶出澱粉,不致讓體重增加;但就中醫角度,紅豆水功效在「清液」,因此,並不建議連同紅豆一起吃。
中醫師與營養師也提醒,紅豆水消水腫並非人人適用。卓雨青說,一般人如果因為懷孕、吃重鹹、壓力或排便不順引起的水腫,喝溫熱紅豆水確能幫助水分循環與代謝,排除體內濕氣。
劉怡里強調,腎功能不全而必須限鉀的者,或有心律不整等慢性病患,應請醫師評估是否適合紅豆水、薏仁水以及其他含鉀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