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膽道閉鎖 一卡就能便識

陳玲芳 |2014.10.15
121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推廣世界首創的「嬰兒大便辨識卡」,十年來,在全球包括日本與歐美十三個國家,搶救了許多小生命。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昨舉行記者會,推廣由中研院院士張美惠研發、世界首創的「嬰兒大便辨識卡」,讓父母可辨識新生兒大便顏色,及早發現新生兒是否有膽道閉鎖症等膽道病變。

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張美惠表示,台灣每二十萬名新生兒中,約有三十至四十人會有膽道閉鎖狀況,容易造成肝硬化,若不積極治療,可能會在兩年內失去生命。新生兒應在黃金時間四十五天內確診,六十天內進行手術治療。

張美惠說,新生兒常見的黃疸,通常在出生後三天出現,第四、五天達高峰,七到十天後才逐漸下降。假使黃疸超過十四天,可能是膽汁滯留症引起,常見的症狀如大便呈淡黃色或灰白色、肝腫大,欲解除黃疸症狀,須及早接受手術治療,將膽道打開,使膽汁順利流出。

國民健康署二○○四年起,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十年來,約百萬個新生兒使用此簡易篩檢法,透過辨識卡發現異常及確診為膽道閉鎖症者約三百人,占全國膽道閉鎖兒童約九成二。

十二歲許小弟在出生二十四天時,被媽媽發現膚色偏黃、大便呈現淡黃色,經比對大便辨識卡發現異常,到醫院檢查也發現看不到膽囊,疑有膽道閉鎖,膽紅素比值持續升高,所幸出生滿兩個月前治療,並持續定期追蹤,如今是品學兼優的小六學生。

遠嫁日本的台籍媽媽吳心之,小孩因罹患膽道閉鎖,未提早篩檢發現,導致膽汁滯留損壞肝臟,最後換肝。吳女士發現國健署早在台灣全面推廣「嬰兒大便辨識卡」,反觀日本卻不重視,於是成立病友會,透過醫師協助,以台灣成功經驗,向日本國會議員等單位陳情,歷經三年努力,終於在兩年前讓日本厚生勞動省將該卡納入日本母子手冊推廣。

吳女士寄感謝信,表示「日本是先進國家,但在治療膽道閉鎖上,正向台灣學習當中」。兒童肝膽疾病防治基金會明年將針對出生逾三十天仍有黃疸的新生兒,推廣抽血檢驗,以利及早診斷。國健署也設有嬰兒大便辨識卡諮詢中心,電話:(○二)二三八二○八八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