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飛彤
兩天課程結束,一位學員很認真的對我說,「我以為又來了一個騙錢的……真的,這次課程很感謝你,老師。」
被感謝,被肯定,我很開心,只是「又來了一個騙錢的」這句話讓我離開教室後思考了許久,很多情緒與畫面,東竄西奔的在腦中翻攪。
專職授課二十年,有幸在台灣訓練蓬勃發展之初,跨進這產業,過程中見證了許多課程的興衰,許多公司的起落,許多講師的去留。當然,更親眼目睹某些曾是朋友的講師違反職業道德,破壞產業形象,搗毀了信譽,更扭曲了這產業的價值。
「騙錢的……」,我其實懂得這位學員的想法,也能夠體會他們的心情,因為確實有急於成名成功的講師用盡各種行銷與包裝,甚至自封亞州什麼什麼,華人什麼什麼,什麼什麼天王或什麼什麼天后,藉此哄抬價碼令名氣登天,更讓企業深信不疑而重金禮聘。
有些確實唱作俱佳,口才流暢便給,也不乏聲淚俱下,聲嘶力竭,卻也有聲東擊西,以課程之名行銷售之實,學習現場極力催促學員刷卡消費,還是價格不菲的高消費。
一個助人成長的角色,硬生生變成了夜市叫賣招攬的活兒,這等價值觀與做法,還真是無須學員貶損,我們自己都很難不鄙視與唾棄。
其實,還是有很多默默耕耘的好講師,不論資排輩,不花俏包裝,也不標榜講了多少場,多少人,多少名號,只堅持專業的提升與精進,面對走進教室的每一位學員盡力貢獻自己的專長,教人技術,育人心性,啟人智慧。
深切的期盼,有更多好講師走上講台,扭轉訓練產業的刻板印象,不再騙人,不再騙錢。
(本文作者為教育訓練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