関宗貴每月從日本飛到北投文物館傳授日本茶道,日前並在秋季茶會中擔任亭主招待客人。圖/記者謝鈺鈺、北投文物館提供
関宗貴每月從日本飛到北投文物館傳授日本茶道,日前並在秋季茶會中擔任亭主招待客人。圖/記者謝鈺鈺、北投文物館提供
五百年前,日本一代茶聖千利休在威權脅迫下,無畏且淡然說道:「我只願向美的事物磕頭。」現今台灣也有一群風雅之士,在台北市北投文物館的台灣裏千家茶道北投協會,向他們的最高指導教授者関宗貴老師學習日本茶道,享受清閒和單純的美好。
【記者謝鈺鈺專題報導】台灣裏千家茶道北投協會指導顧問関宗貴自二○○四年起,每月不辭勞苦從日本橫濱飛來北投文物館傳授日本茶道,十年如一日。館長李莎莉透露,當年関宗貴丈夫來台觀光,被北投半山腰這座典雅的純木造兩層日式建築吸引;因此機緣,台灣裏千家茶道北投協會成立時,北投文物館就成為在台灣的基地,日本裏千家茶道的正統精神在此播種、生根。
台灣裏千家茶道北投協會日前舉辦十周年「二○一四秋季茶會」,関宗貴為來賓示範茶道;她入坐後將道具放定位,沉靜身心後,將茶碗和茶罐移至膝前擦拭,取出繫在腰際的帛紗,優雅自信地摺成特定形狀,最後點泡薄茶、清理器具。
眾人欣賞関宗貴的茶道示範,並飲下老師打的薄茶,溫潤的茶從舌間到喉嚨,無比溫暖,感受到関老師誠意的待客之道。
跪坐在地上的関宗貴身軀嬌小、皮膚光滑,談起茶道帶給她的美好時像個女孩般眉開眼笑,看不出已八十四歲了;每天早上吃兩根香蕉和一杯優酪乳是她的保養之道。
「我常思考我每天開心的原因。我從沒有考慮過自己,也沒想過賺大錢;學習茶道讓我很開心,而教授茶道也能讓別人開心,就是最大的回報。」関宗貴說,她每月來台使用的茶具、茶粉、甜點等皆是從日本精心挑選,教學內容和在日本完全一樣,原汁原味。
関宗貴十五歲學習茶道,二十九歲正式教授,如今她是日本茶道裏千家淡交會橫濱支部監事、元幹事長,也是最資深且國際馳名的茶道名譽師範。她在日本教授茶道近六十載,弟子無數,在台灣也培養出近十位子弟兵。
関宗貴五月到台灣協助佛光山在素食博覽會推廣茶禪;不辭勞苦遠道而來,是因她認為茶道和佛教追求的修身養性、心靈淨化是相尚的,修行到位的她一直秉持宗教家的精神在做茶道。十一月在佛館也有茶禪體驗,由她台灣的弟子全程指導。
関宗貴用詼諧口吻說:「茶道不是高齡者的專利,我的年紀大了,不想變成髒兮兮的老太婆。茶道讓我充滿希望,所以要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了解茶道,美好的東西值得傳達給大家。茶道的學習不完全在繁複的點茶具與流程,更重要的是人的品格改變。」她說:「我要活得更久、更健康,才能培養更多茶道老師,這是我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