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故事 再談王鼎鈞《文路》 文與圖/應鳳凰 |2014.08.04 語音朗讀 26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不同顏色「文路」版本可知其暢銷情況。圖/應鳳凰 棕色本 圖/應鳳凰 初版本 圖/應鳳凰 文/應鳳凰 台北:益智書局一九六三年五月出版 年近九十,定居紐約已三十六年的王鼎鈞,最近是台灣新科「國家文藝獎」文學類得主,說不定也寫下最高齡得獎人的文壇紀錄。但讀了各報有如「通稿」般的得獎新聞,忍不住為鼎公叫屈:主辦者不知請來何方神聖當評審,得獎 評語竟是不痛不癢,適用任何作家的套詞:「作品內容反映時代」、「具人文及社會關懷」。近年「台灣文學」邊緣化,可從這些小地方看出來——專不專業都可來當文學評審,文藝類新聞則聊備一格,認定沒多少人要看。 鼎公一生儘管寫作歷程漫長,有別於其他早年來台作家,擅長的既非小說亦非現代詩。五十年來出版圖書超過六十種,卻是以「散文」為寫作主軸。台灣文壇書寫散文雜文的人很多,他卻是少數此一文類暢銷作家。作品依內容約可歸成三大類,其一,教年輕人如何寫作,類似「寫作指南」的書。其二,有名的《開放的人生》等「人生三書」,屬短篇勵志散文,類似目前流行的心靈雞湯。其三,分段完成的《回憶錄》,記錄一生從大陸、台灣、美國的「自傳四部曲」。這三類已約略按其風行於書市的年代排列——高峰期分別是一九六○、一九八○直到一九九○年代後新世紀。不簡單的是,三大類分別為各時期市場寵兒,讓鼎公大半生安心在紐約當華文市場職業作家。 以此背景來看王鼎鈞第一本書《文路》:如何初試啼聲即風行一時。出書的一九六三年他三十八歲,這時還沒進入新聞界(中國時報),正職是台北汐止中學國文老師。他課餘擔任語文月刊主編,也在雜誌開設寫作方法等專欄,如固定在《自由青年》寫「講理」專欄輔導青年寫作。《文路》便是他發表於各雜誌討論寫作的文章結集。此書所以暢銷,一來市場需要,二來文筆深入淺出,從材料蒐集、層次安排、文字如何推敲等,循序漸進,平易且實用。作者原是作文老師,根據教學經驗把輔導青年心得撰寫成書。作者認為「文章由生活中來」——作文若要進步,他鼓勵學生練習使用「觀察、想像、體驗、選擇及組合」等方法。總之,「生活是文藝的母胎」,生活也是創造力的根基。此書初版於五十多年前,台北「益智書局」一直到一九八○年代還不斷再版,從這些年在舊書攤蒐集到好多不同顏色「文路」版本,可知其暢銷情況。 前一篇文章 荒野裡的咖啡館 下一篇文章 Rainbow, rain bows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詩】走過康橋2025.09.1103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32025.09.1105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6【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7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08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9全球最長航線將開通 至少飛26小時2025.09.1110牽動數代玩家青春 瑪利歐迎40歲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王文靜看世界】從恐龍蛋說起──植物為何要演化出水果【閱讀生活】一湖秋色【詩】山水的盛宴【時食有味】一年之茶在於秋【浮世畫框】廖修平國際典藏印記【小品人間】寧靜海 作者其他文章書的故事 羅青的《吃西瓜的方法》書的故事 七等生的小說集《僵局》書的故事 詩集記錄逃亡的足跡書的故事 白先勇第一本書不是《台北人》書的故事 李昌憲的《加工區詩抄》書的故事 羅智成的《畫冊》